俗话说“好孩子是被夸出来的”,这句话只对了一半,正确的说法是“好孩子是被会夸孩子的人夸出来的”。——余国良
那么如何才算会夸奖人呢?
有三个关键词:惊讶、示弱、积极暗示。
怎么来理解这三个关键词呢?
余老师分享了自己的一个亲身经历:
#故事1#
他在农村长大,小时候喜欢在村子里玩弹弓,初中毕业后应征入伍。新兵入营时进行实弹射击水平测试时,当他拿到十发子弹,很兴奋地就瞄准靶射出去了,他本想自己从小玩弹弓,这是他的强项,命中率应该很高,非常洋洋自得。可是结果十发之中了两发。

这时候看见首长正好走过来,他心里非常忐忑。
"小兄弟啊,你第一次就中了2发啊?“(惊讶)
他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不知道首长在说什么。
“你知道吗?当年我刚进来的时候,一发也没中。(示弱)你有神枪手的潜质,不错不错,好好练,三个月后送你参加新兵射击比赛。(积极心理暗示)”。
听完这些,他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没想象中的那么差。为了不辜负首长的期望,之后的三个月里,他每天都比别人多训练一个半小时,最后在比赛中的确拿到了名次。
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家长教育孩子身上。
#故事2#
某个送孩子上学的早上,妈妈眼看快要迟到了。这时候孩子却说”妈妈,快看!那棵树上有两只很好看的鸟!”
这时候脾气暴躁一些的妈妈会一边拎着孩子的书包往外走,一边吼道:“都快迟到了,还看什么鸟!”性格温柔的妈妈会说:"鸟儿是很好看,但是我们快要迟到了,晚上回来再看,好吗?“
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第一种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以后孩子的确会学乖,但是遇到什么事情可能也不会和家长分享了。第二种做法,虽然看上去不算暴力,但是有些美好的事物是转瞬即逝的,也许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那比较恰当的做法是什么呢?来看看故事的主人公是怎么做的吧。
那个妈妈听到孩子说有好看的鸟儿时,马上问:“在哪儿在哪儿,宝贝?”
“在那!”
“是很漂亮啊,来,赶紧拍下来。我先拍一张,然后宝宝拍一张,晚上叫爸爸猜谁拍得更好,好不好?”
到了晚上,在老婆和孩子面前,爸爸会怎么回答照片谁拍得更好呢?
对比下两种回答:
回答一:“肯定我家宝宝拍得最好看了。”
回答二:“别的女人我不了解,我的女人我还不知道,这张拍得这么好看的肯定是老婆拍的,拍得随便的这张肯定是宝宝你吧。”
但是事实上,拍得好的那张绝对是孩子拍的,为什么呢?
因为妈妈故意示弱,给孩子表现的机会。
这样爸爸作为妈妈的托儿,也故意表现出惊讶,“原来宝宝这么会拍照片,拍得比妈妈还要好呢,我都不相信。宝宝以后长大了一定会是个大摄影家。(积极心理暗示)”
这时候你就可以想象那个孩子会有多开心了,甚至对于摄影也起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这两个故事,你get到如何不动声色地夸人,从而建立起别人超强的自信心吗?
备注:文章案例来自于第四届全国班主任工作艺术与心理健康教育高端论坛上余国良老师的讲座。
关于如何夸人,余国良老师的博客有更详细的叙述,请参见:blog.sina.com.cn/s/blog_6d8d07b20101kiy6.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