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只记得全家不论是赶集还是串亲戚,都是步行。如果哪次路途偏远,就要红着脸上大伯家去借自行车,小心翼翼的用。归还的时候要等大娘仔细检查过才可以走。父亲常常有句话挂在嘴边“这要是有辆自行车就好了!”
我上小学的时候,终于在一个炎热的暑假的中午,父亲骑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飞一样的进了院子。母亲,哥,姐和我闻声急忙跑出去看。“谁家的呀?是新的呢!你要出门吗?”母亲一连串的问话,眼睛还紧盯着自行车,一边两只手臂张开着,以防备我们不懂事碰坏了哪里。父亲却没有正面回答,只微笑着说“你猜!”“是你买的么?是咱家的么?多少钱啊?”母亲紧盯着父亲。“是咱家的,我买的。省着出门总得借,不方便。”父亲抬头看着天空,眼睛里放着熠熠的生辉,像在回答母亲,又像在自言自语:“我要让它给我挣钱!”母亲不再说话,她相信父亲,父亲的决定总是对的。
第二天,父亲买回来两个大铁条筐子,架在自行车后座两侧,收拾完毕,父亲拍着自行车,快慰的说“老伙计,帮我过生活!”从那以后,父亲每天早晨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出发了,先去集镇批发店里装上货,再走屯串巷地销售。父亲对人很友善,正常的零售价格,又送货上门,十里八村的都对父亲这个货郎有很好的评价,父亲因此又赚到了一些辛苦钱。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因为父亲的勤勉和母亲的节俭,我们兄妹三人顺利的念书上学,从没有因为钱的问题影响学业。
父亲每天回家,不管多累,都先把他的“老伙计”小心的推进屋里,小心的擦干净一路的灰尘,再检查螺丝是否有松动,车外带是否有伤,车闸好不好使,货物过没过保质期……
有一天,父亲刚来到一个村口,大雨如注般倾泻而下,父亲看到村头那家开着门,他隔几天就到一次这里,知道那是李老汉的家。赶快推着车过去,喊着“有人吗?”就已经走到了窗户前,没人应答,隐约看见有个人窝在炕上,父亲走进屋,看就是李老汉。李老汉痛的只能摆下手,就又捂着肚子忍不住叫唤起来。父亲问他怎么了,需要吃药么,李老汉只捂着肚子说不出话,满头大汗珠子,全身不停的抖颤。父亲到院子里看了看,没找到能用的车辆。突然,眼前一亮,他把自行车上的货快速卸下来,把李老汉抱到自行车后座,正好有那两个筐像半张床,李老汉蜷缩着,父亲赶快推起车,向医院飞奔。多亏那条路是砂石底,父亲一边推车,一边需要扶着李老汉。检查结果是阑尾炎,再晚了就要穿孔,后果不可想象。出院的李老汉对父亲是千恩万谢,说那天要不是父亲及时出现,他可能都已经到阎王爷那边报道了。父亲憨厚的笑笑说谁遇到都会那么干的,他并没说那天他抱老汉上车自己却扭了腰,路上手划了几个很深的口子血和着雨水后来才感觉到疼,跑掉了一只鞋子也没顾得找……
多少年,父亲用那辆自行车,载着希望,载着美好,我们全家倚仗有它,后来的生活越来越好。它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它退到了仓房的一角,渐渐的蒙上岁月的风尘。如今,父亲早已不在人世,父亲的“老伙计”因为数次搬家也已经不知所踪,但是那段时光里父亲和他的“老伙计”为家里所立的赫赫战功,却没有一个人能忘掉。
父亲,安息!愿在天堂里您和您的“老伙计”还能像当年那样互诉衷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