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課抄了俄羅斯詩人巴爾蒙特的詩歌《我是自由的風……》。坚持抄詩,已然不能在容顏和機體上保持年輕的姿態,或可在思想和精神上保有一種青春的活力。我也曾有过青年時代,我也見證過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走過青年時代,我始终覺得青年時代或許應該是一座熔爐,人從中過總會留下一些鍛鑄的痕迹的,然而往事如風,輕缈微茫,總有太多關於青春的故事随風散去,不留一絲痕迹。
“我是自由的風,我永遠在飄拂/撫愛着柳樹,激蕩起浪花/在樹枝間呼吸,嘆息,沉默/愉悦着青草,愉悦着莊稼。”——巴爾蒙特《我是自由的風……》
四十年前,讀王蒙先生的《青春萬歲》,真的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我一直非常留戀1980年代,那樣一個十年,至少於我而言是洋溢着青春韶華的。太多的欣喜,太多的輕愁,太多的憧憬,太多的迷惘……編織着絢爛瑰麗的青春夢想。
四十年後,我已不再年輕,但每年的這一天都讓我心潮起伏,而這起伏的心潮令我欣慰、感動——至少我還保有一顆不曾漸次老去的心。我不止一次地説過,我只是上了年紀,我依然年輕。
小長假只休息了一個整天两個半天,到現在已經上了两天半課了,两天半上八节課加一個晚自習,勞動者的節日名副其實。事實上,不衹是我們,還有太多太多的人也在勞作忙碌着,即便是爲了生計,但也在爲更多的人提供着服務和方便。對奉献者我充满了敬意,但僅僅是敬意而已,我並不具備無私奉献的崇高境界,我衹能算是一個凡庸之人,依凭着良心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木心説:“眼看一個個有志青年,熟門熟路地墮落了,許多‘個人’加起來,便是‘時代’。”莫明其妙地會想起木心説過的這樣一段話,心中有太多的憂虑。教書教了三十五年,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前十五年並没有意識到教書究竟意味着什麽,也没有認真想過用良心教書會给學生带來怎樣的影嚮。我自知是一個不稱職的教書人,但我在努力做一個真正意羲上的讀書人,至少在退休之前的五年中不墮晚節。
聽説學校又開會了,我没參加,衹是聽説,也不知開的是什麽會,但我一直以爲用所謂奉献來實施綁架總會讓人有“如蠅在食,如鯁在喉”的感覺。我説過對奉献者我總是充満着由衷的敬意的,然而我自知與奉献者相比思想境界真的是千差萬别。我能做到的就是盡一個讀書人、教書人的本份,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把自己能够做好的事盡为做好。
遠在佛山的同學艷華發來微信説,今天她正式退休了。每年她都會作爲自願者在大凉山工作好幾個月,從這個意義上講她也是名副其實的逆行者,是一位值得尊敬的英雄!退休了,属於自己的時間或許會多些了,但退休之後真的就能清閒下來了嗎?
周一晚自習,語文周測,跟學生們戴着口罩坐在敎室裡,有些透不過氣來。距2020年髙考還有64天,我能做的就是跟學生們一起努力,僅此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