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人物砍柴书院
她帅不过林青霞,烈不过梅艳芳,却是梁朝伟心中的女神,一生都在谈恋

她帅不过林青霞,烈不过梅艳芳,却是梁朝伟心中的女神,一生都在谈恋

作者: 走着瞧旅行 | 来源:发表于2019-03-03 23:28 被阅读116次

十几年前,梁朝伟曾做客《名人面对面》,主持人许戈辉问他最想停留在哪段时间,人生的花样年华是哪个阶段。

他答,“可能三十八岁吧。”

许戈辉接着问,“三十八岁那年,发生了什么?”

他答,“那时在拍《花样年华》,感觉所有的东西都是最高峰。”

和男神梁朝伟合作过的女演员有很多,他拍过的戏也不计其数,可他记忆最深刻的,却是拍《花样年华》的美好时光。

或许是因为,那部戏的女主角是张曼玉。

在梁朝伟心中,张曼玉是不老的女神,也是唯一一个想再次合作的演员。

他评价张曼玉,“在任何情形下,她都懂得控制自己的命运,寻找自己的快乐,是真正聪明、智慧的女性。”

在美女如云的香港影视界,张曼玉或许不是最耀眼的那颗星。

有人曾说,“论冶艳、性感,她骚不过钟楚红;论率性、自我,她烈不过梅艳芳;论清丽、妩媚,她妖不过王祖贤;论市井、物质,她也俗不过刘嘉玲……”

可是,她却活出了自我,以强大生命力,凭独特气质,在演艺界江湖里,占得一席之地,成为永远的“曼神”。

1964年,张曼玉生于香港。8岁那年,全家移居英国。后来,父母离婚,她和姐姐随母亲搬出富裕的家,生活一下清贫了许多。

念完中学,她开始打工赚钱,养家糊口。妈妈希望她以后有机会可以继续学习,当律师,做医生。

而张曼玉只对时尚感兴趣,理想是做个化妆师或发型师。

于是,她坦诚告诉妈妈,“你逼我学我不想学的东西,我会去,但那是浪费金钱和时间,因为那四年,我不会听任何东西。”后来,她向伦敦时装学院提出入学申请。

1982年,张曼玉随妈妈返港探亲,偶然被星探发掘。第二年,她参加了港姐选举,获得了亚军和最上镜小姐,自此正式踏入娱乐圈。

虽然入行很顺利,也陆陆续续出演了一些角色,并与梅艳芳、钟楚红、林青霞并称为“芳红霞玉”,加入了女演员的顶级天团,但大家对她的定位只是一个漂亮的“花瓶”。

有影评人表示:“张曼玉给观众的印象,除了美丽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一提。”

尽管饱受质疑,倔强的张曼玉却不受影响,依然执着地演着。

从1984年到1988年,她出演了近30部电影。特别是1988年,她完成了12部电影,获“张一打”绰号。

她很拼,作品产量也很高,但当时年轻的她还不懂得潜心钻研演技。

一次,王家卫说,“给人说多了,会把自己当花瓶了,你没有尊重自己的艺术,别人为何会把戏给你演。”

可谓一语点醒梦中人,张曼玉开始转变心态,认真琢磨演戏,慢慢地领悟到,“表演不仅仅是一种陈述,而是要发自内心,需要整个身心的投入,而不是光靠脸部或眼睛。”

量的积累加努力打磨,张曼玉的演艺事业一路开挂。凭借《旺角卡门》里阿娥的角色,她第一次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之后,张曼玉接连出演了《阮玲玉》、《甜蜜蜜》、《龙门客栈》、《青蛇》、《花样年华》等影片。

从美丽哀怨的民国女神阮玲玉,到精明果敢、独立洒脱的李翘,到风骚泼辣、媚态百生的金镶玉,到我行我素、率性而为的小青,到婀娜多姿、内敛克制的苏丽珍….

她演活了爱恨离合中的每一个女人。

无论是穿古装,持刀枪,还是着旗袍,游走于风月场上,张曼玉都能驾轻就熟,与角色融为一体,有时分不清是她在演绎角色,还是角色本身,就是她自己。

其实,有些角色,起初她只是替补。

“阮玲玉”和“青蛇”的第一人选是梅艳芳,“金镶玉”是林青霞舍弃掉的角色,“李翘”最初中意的人选是王菲。

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到最后都是张曼玉的,而且,她用实力证明了“我可以”。

张曼玉最大的优势就是,她愿意放低姿态,打破禁忌和框架,不断拓宽戏路,将每个人物都演的个性鲜明,情感充足,成为无法复制和逾越的荧屏经典。

恰如贾樟柯的评价:“对演员宿命的认同,让她好像灵魂附体,我把她当做中国所有天才女演员的结合体。”

导演李安也大赞张曼玉,“任何人站在林青霞身边,都很容易光彩全无,看看《东方不败》中的李嘉欣,《天山童姥》中的巩俐,她们身上都缺乏青霞那种无人能挡的巨星光彩和王者风范,但惟独张曼玉是个例外。”

四次金马影后,五次金像影后,首位华人柏林和戛纳影后等一系列殊荣,是对她演技最大的肯定,也见证着她蜕变的历程。

即使每次拿奖后,都会有人说“不该她拿”,她也霸气回应,“你们讲什么我都不理,反正奖在我手里。”

敢说出这样的话,并不是她张狂,而是她有这个底气。

在拍戏上,张曼玉是肯吃苦的人。

拍《警察故事》时,有一个危险镜头,她坚持不用替身,自己完成,最后被道具砸破脑袋,送医院缝针。

拍《阮玲玉》时,她专门去学跳舞,不停地去看阮玲玉的照片,吸收她的气质。在寒风凛冽的冬季,她穿着旗袍躺在雪地里,认真体会所演人物的感受。

拍《青蛇》时,漆黑的夜里,湖水冰冷刺骨,她身着薄纱,嘴唇冻得瑟瑟发抖,待在水池里几个小时,与“法海”斗法。 

有人曾问张曼玉,成功的秘诀是不是因为有天分。她坦承,很难说“天分”,只能说是“努力”吧。

自信是演出来的,是靠好的作品堆出来的。如果只靠天分和运气,没有足够的努力和实力,成功也不会维持太久。

在成龙、周润发、梁朝伟之后,张曼玉获得“一级演员”称号,这是国家对文艺工作者给予的最高奖项,她也是香港唯一一位获奖的女演员。

2004年,张曼玉凭借《清洁》获戛纳影后,事业到达巅峰期,原以为她会续写传奇,但让人遗憾的是,她却选择急流勇退,进入半隐退状态。

她说,“四十岁后突然多了人生思考,觉得人生不应该只有拍戏。每天待在片场里,外面发生什么都不知道。

应该停一停,去丰富自己的见识和兴趣,感受更广阔的世界。”

除了演员,张曼玉还有另一个梦想。

当年在电影《清洁》里,张曼玉饰演一名摇滚歌手。片中,她亲自唱了四首英文歌,便有了成为歌手的想法,而音乐曾是张曼玉的一个短板和禁区。

她的处世哲学,就像所崇拜的英国女歌手艾米:“完全不理别人怎么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于是,她从零开始,投身到摇滚中,但这条路并不好走。

在草莓音乐节上,即便被吐槽走音,她依然自我勉励,“我演了20部戏的时候还是被说是花瓶,这次就请大家给我二十个机会吧!

我今天49岁6个月47天,还没到50,可我觉得现在实现年轻时的梦想一点都不晚,我很骄傲!”

这就是张曼玉,她永远舍得将自己打碎重造。

在音乐之外,她继续拓宽生命意义。

于她而言,“生命就是由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凑合而成,但如果以‘细小’的方式欣赏和投入其中,那生活就会变得有趣和耐人寻味。”

她如普通驴友一样去旅行,随心飘扬,浪迹天涯。从意大利、希腊到土耳其,让身心都在旅途中休憩。

从香港到巴黎,从巴黎到北京,尽情享受每个城市的慢生活,坐地铁,逛超市,买菜,做饭,看画展,玩涂鸦。

继续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去偏远山区支教,到HIV村去看儿童,加入国际环保组织,以微小的力量,去温暖他人。

“人的生活一旦变得简单,就会更加快乐,少即是好。”

虽然喜欢纵情四海,但内心深处张曼玉对“家”却有着美好的憧憬。

“一个好男人,一对健康快乐的儿女,最好还有一个牧场,可以随心所欲地刷油漆,种菜。”这就是张曼玉最渴望的家庭生活。

虽然感情生活历经波折,但张曼玉从未失去爱的能力,她骨子里最动人的魅力是,对待感情不奢求,不将就。

就像《甜蜜蜜》里的李翘那样,人生的开关键始终握在自己手里,在什么阶段,和什么人一起,过什么样的生活,自己说了算。

“每一次都是很快乐的,都有美好的回忆,”不会因为上一次的失败,影响下一次的恋爱。

即使分手,也没有撕逼,让彼此难堪,而是平静离开。在获得戛纳影后的时候,她甚至感谢自己的前夫阿萨亚斯:

“感谢他量身定做的《清洁》;感谢他拯救了我迷失的灵魂。他的成熟让我着迷,他的一言一行对我有很大影响。

我和他在一起后才知道,原来爱一个人是这么的开心和舒服,没有激情和占有,生活一样充满惊喜。”

作家胡紫薇曾说,“如果一个女人的悲剧或喜剧,不再是男人,这个女人就出了气象。”

张曼玉就是这样的女人,活出了一种气象。

张曼玉曾是万种风情的女子,但在岁月面前人人平等。

前段时间,有媒体拍到张曼玉,说女神皱纹好多,真的变老了,言语间充满心疼惋惜。

对于变老,张曼玉丝毫不介意,每个人都会老去,这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为什么要年轻没有皱纹才美?”张曼玉提出疑问。

而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她也给出了回答:

“人不是一定要美,而是要有意思,做人做事有意思。美不是一切,它很浪费人生。美要加上滋味、加上开心、加上别的东西,才是人生的美满。”

张曼玉所理解和呈现的美,不是苍白空洞,虚妄缥缈,转瞬易逝的,而是多彩立体,踏实厚重,真正永恒的。

美在坚忍不拔,勇往直前,没那么容易认输。

从“好看花瓶”到“国际巨星”,她走的扎扎实实,稳稳当当。

“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守住自己的初心,不断去向上攀登。即使中间有失败也没关系,努力过就不会后悔。”

美在飞蛾扑火,义无反顾,没那么精于算计。

即使经历过几段感情,哪怕结局不完美,也不会将一段感情的结束当作失败,却认为“每一个故事都拥有它特别的意思,而每一次都会学会一些事,丰富了对爱情的思想。”

美在通透清澈,烟火气息,没那么庸俗华丽。

她不惧怕岁月的无情侵袭,不用玻尿酸抵挡自然衰老,而是真正与时光握手言欢,全身心地沉入到生活之中,体验生命之大美。“粗糙但强大的力量,胜过虚伪的美丽。”

美在忠于自我,恬淡安静,没那么愤世嫉俗。

任凭外界喧嚣嘈杂,她都在内心修篱筑菊。“敢于做自己,不要计算太多,生命随时都有惊喜,长命也好、短命也罢,也许一觉睡醒什么都没有。每一天都要好好地过。”

她就是那种女人,无论是胖还是瘦,年轻还是衰老,盛装打扮还是素面朝天,只要站在那里,就有强大的气场,始终是无可替代的“曼神”。

这种气场,不是空凭年龄增长而外求的,而是源于岁月磨砺,源于内在生长,源于潜心修炼,是灵魂深处飘荡的香气。

世间女子那么多,张曼玉却只有一个。世间女神没多少,张曼玉绝对算一个。

曼神就是曼神,不可复制。

纵然我们成不了张曼玉,却可以像她一样,真诚做自己,活出气象,优雅老去,不遗憾过去,不畏惧将来,肆意洒脱,把握现在,享受当下。

如三毛所描绘的那般,在滚滚红尘中,跟随时光,迎着风雨,尽情奔跑,活成粗糙而美丽的树。

“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愿每位女子,都能被时光优待,被命运宠爱,有底气、运气和勇气,去寻找理想生活。

文丨子衿


走着瞧旅行活在这珍贵的世间,要去看最美的风景,见最想见的人。

长期征稿,招募优秀写作者,稿费200-1500元

喜欢写文字的你可以添加微信:kanchaishuyuan007

以下是走着瞧精彩文章:

知否赵丽颖上演吃货真人秀,原汁原味宋代美食,吃否吃否?

三毛:我们应该出去走一走,才不枉来一趟这珍贵的人间

年过半百的毕淑敏环游73个国家:真正的旅行者,都懂得及时出发

她是香港男人心中“最清纯的梦”,最红时退隐,曾经的“玉女掌门人”,50岁依旧清纯少女模样

好莱坞大牌明星都跑到这里来隐居,一半是沙漠,一半是大海,这个地方的颜值简直逆天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她帅不过林青霞,烈不过梅艳芳,却是梁朝伟心中的女神,一生都在谈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yv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