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想一个问题,弱关系和强关系的比例到底有多少合适呢?有没有必要经常更新弱关系与强关系网络呢?
根据这个疑惑,查了相关资料,也终于理清了一些思路,记录一下。
什么是强关系与弱关系呢?
通俗一点说:
强关系就是自己联系比较频繁的人。
弱关系就是自己有过连接,但是关系很弱,甚至是没见过面的人。
根据社会学资料显示,一个人的强关系连接,大概就在10-30人之间。
这是由人的时间和精力所决定的。维持强关系,需要时间和精力。这就要求自己在建立强关系的时候,需要取舍,因为时间和精力的有限,决定了强关系数量就这么多。
而弱关系,社会学认为,多多益善。弱关系不是太占用人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微信,它可以连接全国各地未曾谋面的人,这就是弱关系。
弱关系和强关系,确实能满足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很多需求,当然,也包括了很多功利性目的的关系。
有时,我自己也在想,到底哪些关系对我有用一点,哪些关系对我无用一点,我好比较功利地去更新这个关系网络。
最近,也慢慢地理清了有用与无用的关系。
记得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生命里的每一个点都会最终连成线。”
有用的所谓功利的关系,对自己现在,有可能局部最优,但是对于生命的全局来讲,不一定就是最优。因为,未来的能见度太低了,也许最优的当下关系,说不定会给自己带来未来的不确定性。
举个例子:
之前,单位有个同事,跟公司新老总关系处得特别的好。因为这段关系中,她实在受宠,她自己就飘得忘乎所以,说话也很强势。最后因为老总的更迭,她的这段生命中的局部“有用”,也导致了她后面职业生涯的“无用”。
所以,有时候,有用与无用,也是相对的。
我最近,就喜欢做一些近期看,是无用的事情。
比如说,最近,我喜欢与弱关系,一对一的聊天,聊的内容不重要,反而觉得交流这个本身很重要。我觉得那是新意之源。
因为,未来的能见度太低,交流中能有启发就好了。交流的内容我不是太在意。
漫谈,胜过目的。
这就是我最近在干的事情。
有用的关系,我要建立,但不一定是功利性的,也可以是满足我精神或者兴趣上的需要的。
无用的关系,我也更喜欢建立。暂时的无用,不一定等于以后无用。就像乔布斯说过,如果他退学之前不去印度灵修,苹果产品“简就是美”的灵感就不会诞生。
在我未来的日子里,我也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很多人,我也不能判断,他的价值到底对我有没有用。
也许,在某个时间点,某个地点,某个角度,可能就会提供给我一些启发。无用的关系,即使它不丰富我的知识或者智慧,也有可能会丰富我的阅历。
毕竟,我相信:
“生命里的每一个点都会最终连成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