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种类多样,像模像样的冰糖葫芦是在兰州。那时,校园外的街面上除了一排专注学生群体的吃喝玩乐店铺外,还不时会有小吃商贩骑着或推着摆满吃食的板车。而糖葫芦小吃车就是冬季里常见的一景。摊主将各种各样的糖葫芦放在开着小彩灯的玻璃柜子里,有常见的山楂糖葫芦,还有草莓的、山药的、奇异果的、葡萄的,不一而足。那些糖葫芦都被糖浆均匀地包裹着,被灯一照,晶莹闪烁,特别诱人。每每见到,总会忍不住买上一串。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糖葫芦,小时候偶尔也会在集市里或街面上见到糖葫芦,但大多是用小苹果做成的,除了外面的那层糖浆能吃以外,里面的果子十之八九是难以下咽的。所以,糖葫芦最多吸引我们的眼球,并不能勾起我们的馋虫。这也正常,毕竟冰糖葫芦是北方冬天的小吃。而四川这不南不北之地,糖葫芦也就不伦不类了。

不知为何,总觉得北京的糖葫芦最正宗,也不知是从哪里得来的认知。后来有一次冬天去北京做一个半月的短暂停留,最先做的一件事就是买了一个煎饼果子和一串糖葫芦来吃,煎饼果子味道一般,但糖葫芦没有让我失望。虽是街边随意买的,但味道确实不错,感觉糖浆很不一样,所以口感十分不错,也不知是真好吃,还是心理作用。于是,那十几天里,几乎每天都会去买一串来吃。

定居这边陲小城之后,可能过了对糖葫芦垂涎的年纪,对大街上那不时出现的糖葫芦少了几分关注,也很少会去买来品尝。心里总有一种吃了最正宗的之后,别的都不屑一顾的认知。这是不是另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啊。
今天,看到超市里卖有新鲜山楂,想起了久违的糖葫芦。于是买了一些回家,打算做些让孩子尝尝,也满足自己的旧时怀念。复杂的做不好,就挑了个简单的,处理好山楂,熬制好糖浆,一裹,放到阳台上一冻,大功告成。等不及孩子回来,自己先吃了一个,感觉还不错。后来经孩子评价,也是一个好评,心里很开心。
在这个冬日里,吃一串酸酸甜甜的自制糖葫芦,觉得生活都更有滋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