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看起来快乐的邻居冯阿姨最近有些心力交瘁。了解和想写这件事情是一周前,时间关系拖到现在。
冯阿姨美好滋润的退休生活刚开始,就被孙子的降临打乱了,去年初,她不得不告别熟悉的环境和亲友,来到北京。这在她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只是早晚问题。
儿子家里本来地方不大,又加上宝宝和宝宝的一应物件,显得很局促。以此为理由,孩子出满月后,冯阿姨就在离儿子三站远的小区租了一套小单元房,白天去带孩子,晚上有自己的空间,可以好好休息,也避免相互打扰。
其实,我算是冯阿姨儿子的挨门邻居,冯阿姨“心力交瘁”烦心事是她儿子媳妇带些礼物来我家跟我讲的。
我和带孩子的冯阿姨有点头打招呼的缘分,感觉干练而又感性,和孙子互动良好,是带孙子的不错人选,就其本人而言,优雅却难掩其孤独,仅此。
倒是和她儿子儿媳交流育儿知识多些,因为双休日小两口带孩子在小区活动时间也正好是我在小区里活动比较多的时候,出来进去遇到次数多了,看到可爱的宝宝和友善知性的小两口,不由有些聊头。
我们所在小区处于一趟公交的终点站,冯阿姨跟上下班人群的出行方向正好相反,每次乘车基本享受“专车”的待遇,一来二去和一些健谈的司机乘保售票什么就比较熟悉了,有时候还聊聊家常。
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冯阿姨的生活就像时钟一样准确地行进着,她也似乎享受到了弄孙的乐趣,好像适应了现在的生活。
问题出在春节前一次公交车上。
这天一大早像往常一样等公交,看到对面车站稀少的候车人和宽阔的道路上稀少的车辆,不禁勾起冯阿姨思乡之情,整个人就显得沉闷了些。
她从公交车中门上了车,走到前门又刷了一下卡,退后两步扶住车里立柱站好,继续她的“思乡之情”。
不一会儿,司机问“你下车吗”时,她才意识到车停在站点了。她急忙回答说不下,自己是到终点站下,车关门继续前行。
这时她才看了看司机,不认识,往后看了看,满车四个人,只有她一个乘客,意识到司机可能以为她刷了卡要下车才开了前门等待,不觉有些歉疚,对司机说,呵呵,让您误会了。
事情到这儿也算正常。车继续在空旷的道路上不紧不慢地行驶,冯阿姨继续她的思绪。
司机的话再一次把她拉回来:你应该下车时再刷卡。
冯阿姨有些纳闷:就三站地了,什么时候刷卡不一样!
司机继续虎着脸:你就应该在下车时刷卡!
冯阿姨心中有些不爽,但还是解释:你说的没错,可我这不就三站地嘛,怎么不也是一块钱啊。
司机提高了声音:你提前刷卡就不对!这不是钱的问题!我有监管职责!
冯阿姨也杠上了:呵,你再有职责,我这跟你解释了还不依不饶的,你想怎么着啊,我是逃票了还是犯法了,让你跟审问犯人一样对待我?!
乘保和售票看情况不妙大声劝解,尤其让司机“别说话”,乘保把冯阿姨拉劝到中门位置,和售票一起劝解:他就是一轴人,人倒是不坏,别跟他一样,消消气哈,别气坏了身体。
我让我妈把他带走!
这边还没安抚好冯阿姨,那边车停在了马路边。“轴人”从驾驶座上走出来指着冯阿姨:你给我下车!
呵,这可摸了冯阿姨的逆鳞:你有什么资格撵我下车!
司机在乘保和售票的压制下依然振振有词:你刷过下车卡了就得下车!我有监管职能!
冯阿姨觉得自己脚都要跳起来了,气的浑身哆嗦: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不就提前刷了卡嘛,跟你解释了还不依不饶的,你们的人上次还让我干脆再刷一下,下车就不用刷了,怎么到你这就成事儿了还!
这是新规定!
新规定通知我了吗,更关键是你这什么态度?恶劣至极!!!
我态度怎么了?我告诉你啊,你不下车我告你妨碍司机安全驾驶!
这帽子我可戴不起!我还就不下车了,必须找你们领导调录像看看评评这个理,看是你跟我没完没了还是我妨碍你开车。我也得弄清楚提前刷卡有多大罪过让你跟我这儿虎脸训斥没完没了!如果我错了,任你们发落,否则你必须给我个说法!
一个要监管,一个要说法,车启动前行。
因为时间关系和乘保及售票竭力劝解,气呼呼的冯阿姨被年轻乘保“搂”下了车。
调整好情绪去见孙子,冯阿姨自己觉得如鲠在喉。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冯阿姨没乘公交车,悄悄步行了两天去看孙子,一趟要花费差不多一个小时时间,一天来回就是两个小时。
儿子媳妇抱着孙子过去和冯阿姨一起度过春节放假的几天时间。孙子不满周岁出行不大方便,这个年基本就在附近转转家里窝着了,商量着来年两边老家回去看看。
虽然第一次在“外”过年,有儿孙绕膝,倒也其乐融融。
一天晚上很晚时候,孙子入睡,冯阿姨看电视,无意中翻看到很早以前宋丹丹演的竞争奥运火炬手的小品,其中大概宋丹丹有句“谁要跟我抢就让我爸我妈把他带走”的逗乐台词,冯阿姨大笑模仿着宋丹丹的语气说,谁要再惹我生气就让我妈把他带走!那状态,冯阿姨儿子对我说,像个顽皮的小姑娘一样好玩。
这时儿子才了解到老妈年前“受气”了,并且这几天一直心里有个疙瘩不怎么开心。
说完那句话,冯阿姨开心了许多,节后正月初七,仍然乘公交去看孙子,正好第一天就碰上了熟悉健谈的女售票,就把那句“我让我妈把他带走”的玩笑话讲给了她,俩人哈哈大笑,乘保和司机也知道那“轴人”,也都跟着笑了,冯阿姨彻底释然,到站打完招呼下车不提。
没过两天,天下大雪。这是北京入冬以来第一场像样的大雪,冯阿姨一路愉快地欣赏着。
路上洒了融雪剂,倒也不怎么影响公交行驶,其他小路就要小心了,这没影响冯阿姨雅兴,尤其儿子媳妇关照她别慌小心多穿点,更让她心情大好。她留足了时间,感受和拍照,还带着孙子出来玩了会儿雪。
又过两三日,还是那位和她分享了快乐的售票员,悄悄神秘地告诉冯阿姨:那“轴人”出事了,据说摸黑骑自行车上班路上因为路滑不小心摔倒,有恰巧磕到一块石头上,磕出一个窟窿,据说当时人就不好了,流了好多血。
脑袋上磕出一个窟窿,流了好多血!冯阿姨有些懵了,连说“不是我干的,真的不是我干的哈”,又把售票逗乐了:你也得有那能耐呀,哈哈。
车上哈哈了事,下车的冯阿姨像魔怔了一样进家门就对等着出门的孩子们说,那个司机出事跟我没关系,我真不是有意咒他。
简单问明原因,孩子们安慰她几句就上班去了,后来也没当回事再提起,直到感觉冯阿姨有些憔悴,才知道她这七八天没再乘坐公交,都是步行来回的,说到那件事,她又重复说“我不是故意咒他的”,感到问题有些严重了!
冯阿姨儿子有些忧心忡忡:我妈这人心挺好的,就是脾气也倔些,开始我们就说把孩子送过去,反正我们开车,比她方便快捷些,也想让她少受些累,她就是不同意,说她反正也没事,过来能节省我们不少时间,拗不过就依了她。这次跟人吵架后,我们要去找公交投诉给她出出气,她说什么也不让,说他个中年男人也不易,算了吧。这不知道她这些日子走着来回,人都累着了,知道她有了心结不愿乘公交,又提出还是把孩子送过去,她还是不同意,这要累出个好歹,可就麻烦了呀!
在确定他打听过那个司机其实没大碍,就是冯阿姨过不去自己那道坎后,我就直接进入简短模式:你们都是好孩子,也是聪明人,可以肯定的是,你们觉得让姥姥来替奶奶几天不是上策,因为姥姥和孩子没建立起足够的信任关系,姥姥肯来奶奶也不一定同意。听起来如果妈妈不是心情不好,那场争吵是可以避免的。我就问你们几个问题哈,妈妈有多久没回去了?她以前是这样遇事很久过不去这个坎的人吗?他现在的多有多余时间?有的话如何打发?这一年来,你们跟她交流多吗?知道她真正需要什么吗?回答了这些问题,再过一两周,妈妈没有起色反而更加严重到的话,我建议你们赶紧带她看精神科和心理医生。
冯阿姨儿子陷入了沉思,媳妇逗弄着孩子,也在思考。
很快,冯阿姨儿子表情有些凝重若有所思地说:是啊,是我们忽略了老妈的感受,只想当然觉得为她考虑,我们实在不了解她现在的需求和真实想法,好了,太谢谢您了,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真的很为冯阿姨高兴,有这么好的子女,也真心希望冯阿姨能尽快调整好状态,恢复往日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