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学与教学的路上,从决定开始的那一天至今已经三年了。自从走上这个岗位,内心的喜悦更甚于这份工作所带来的疲累,常常地,会感觉到周末的时间太长,内心里特别急切地想回到教室,见到他们,跟他们在一起,希望一节课可以有一小时或是更长的时间,那份激情与期盼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有的时候翻阅照片,看到这些孩子长高了,总是会欣喜于他们的成长,那份成长会更意味着他们向生活展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这样多好!
然而最近却发现六年级的孩子状态不佳,上课积极举手参与的同学少了,作业态度不端正的同学反倒多了起来,安排一项作业会有一大部分同学完成的不佳,甚至是不做。我不担心出错,因为错了改正并记住就可以了。我最为担心的是学生内心对待学习、对待作业的态度,态度如果不能端正,学习的质量就没有办法保证,这是需要从根源上解决的问题。因为作业的问题造成的师生关系紧张,这也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干展,同时也势必影响学习成绩。所以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成为我在教学工作中最大的“拦路虎”。
平时也常与同事之间沟通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状况,分享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我们遇到的往往是相同的问题。诸如上课举手回答问题的寥寥无几,让老师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带不动,拉不动;诸如家庭作业的质量不乐观,做一份实践作业或者是手抄报常常有太多的同学在书写和内容方面质量不过关;诸如课堂作业,老师讲完,学生却依然是没有改错,再遇到还是错;诸如漏写作业,诸如一些需要思考的题目胡编乱造。这些问题的出现总是困扰着我们。
尝试着用批评与鼓励相结合的办法,但是依然没有办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这让每个日子的流逝中都带着我们深深的惋惜。这些孩子正在错失他们成长的最好的时机。“六月六,看谷秀”,过了这个时节,便不可能再长成粮食了。如此浅显的道理为什么在孩子们的心中却引不起震撼呢?
在寻找孩子们问题的时候,我也常常地在反思自己,是不是我的教学方法出了问题?或者是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还不够理想,也或者是我对孩子们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孩子们与我之间的信任还建立在表层。如此想来,我常常会觉得倍感焦虑,毕竟,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只是想对孩子们说,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其实已经进入倒记时了,我们在一起上的每一节课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少,直到明年的七月,我们挥手作别。相逢是缘,有缘相聚,为什么一定要留下诸多遗憾呢?所以孩子们,切莫在可以望见顶峰的路上停下来,或者退回去,那么顶峰的无限风光就将会在我们的眼前消逝,而我们之前所做出的努力也将付之东流,谁愿意以这样的代价去学习与生活呢?
每日清晨醒来,请告诉自己: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在学习的旅程中,默默地嘱托自己: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在未来收获的日子,才能高歌:所有的收获都源于当初的不懈努力。
生命何其短暂,我们怎能就这样辜负了生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