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火灼༒额骨阿宝

作者: 周行好运 | 来源:发表于2025-04-25 10:08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此故事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额骨阿宝:彝语“灵魂栖息地”的音译。红河源头民间又有特殊的寓意:额骨是父亲,阿宝是河流源头。村民说红河是一条公河,我的理解 红河应该是一条父亲河,因为他滋养着流域内的万物生灵!

菌火灼༒额骨阿宝

第一章 雨夜泥泞中的火种

红河源头的雨是织女的银梭,一针一线将山野缝成朦胧的青灰绸缎。张贵蹲在农贸市场生锈的铁皮棚下,看妻子阿珍将最后一筐鸡枞菌码上三轮车。她鬓角的碎发沾着泥星,袖口还留着昨夜剥菌皮时蹭的紫褐汁液(见手青),却仍仰头冲他笑:“等这单菌子卖完,给你买点生蚝补补身子。”

手机突然在裤袋里震动,红河源村委会的短信像根刺扎进他掌心:“红河源头林场百亩林地招商,明日截止报名。”他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想起上月市里农业研讨会上,那个穿三件套西装的菌业种植大亨刘立青(人物原型百姓叫他牛逼贩)。彼时他坐在后排,听专家指着卫星图说“海拔2665米,腐殖质层厚达半米”,而刘立青的咖啡杯沿正悬着半圈奶沫,轻笑时金丝眼镜闪过寒光:“年轻人,种菌子可不是撒把种子就等收成。”

此刻天邑镇农贸市场广播突然炸响:“暴雨致红河源头林场塌方,道路封闭!”张贵瞳孔骤缩,抓起雨衣冲进雨幕。泥浆裹着碎石啃咬胶鞋,岔路口那辆黑色汉兰达正深陷泥潭,车灯在雨帘中忽明忽暗,像濒死的萤火虫。

“需要帮忙吗?”他踩着齐踝的泥水走近。驾驶座上的男人转过头,金丝眼镜蒙着水雾,领带歪斜地卡在喉结下方:“不用,我叫了救援......”话音未落,山风卷着断竹砸在车顶,发出令人牙酸的闷响。张贵瞥见后座上蜷缩的小女孩,粉色雨靴沾满泥点,正揪着母亲林芳的衣角抽泣。

“你妻子和孩子得下车。”张贵扯开雨衣系带,“这坡再塌一次,车就成铁棺材了。”刘立青的喉结滚动两下,突然暴怒:“你知道这车值多少钱吗?!”林芳却已抱着女儿推开车门,小满的哭声混着雨声:“爸爸,我怕......”

张贵弯腰抱起孩子,后腰撞在凸起的岩石上,钻心的疼让他眼前发黑。小满的眼泪落在他颈间,烫得像火炭。等将母女安置在山坡的岩洞下,他才发现右手背被碎石划了道口子,血混着雨水流进袖管。林芳颤抖着掏出手帕,他却摆摆手:“快看孩子脚踝,别让毒虫咬了。”

第二章 腐殖土的秘密|共生之网

三个月后,张贵蹲在林场边缘,指尖捻起一撮黑土。腐殖质的腥甜混着松脂香钻入鼻腔,他想起农科所杨教授的话:“菌丝是地下的网,根系是树的血脉,它们共享养分,也共享生死。”

“按你说的保留原生灌木,可这些杂树根系缠得像铁丝网!”刘立青的皮鞋陷在泥里,领带早被扯开,露出锁骨处一道狰狞的疤——那是他年轻时在云南昭通收菌子时被毒蛇咬的。

张贵掏出手机,照片里云南野生菌群落如星云般绽放:“松茸和栎树共生,菌丝能传递信息素,帮树木抵御虫害。我们若能模仿......”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惊呼。林芳正抱着小满在溪边摘水芹菜,孩子忽然脚下一滑,眼看要栽进湍急的水流。

张贵箭步冲过去,后腰撞在布满青苔的岩石上,肋骨发出脆响。小满却落在一片松软的苔藓堆里,他这才发现溪边密密麻麻长着鸡枞菌,伞盖上的水珠在阳光下碎成彩虹。“是菌丝网络托住了她。”他喘着粗气说,指尖抚过孩子衣角的菌丝残片,“它们比我们更懂土地。”

刘立青却突然暴怒,一把夺过小满:“这地方瘴气重,你媳妇别天天往林子里钻!”阿珍正提着竹篓从林间钻出,发间还沾着蜘蛛网:“我采的牛肝菌比市面上的鲜嫩两倍,立青哥哥要不要尝尝?”刘立青的瞳孔猛地收缩——竹篓里躺着几朵罕见的橙盖鹅膏,菌褶间渗出汁夜。

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张贵在铁皮房里翻开《菌物志》,太阳能灯将他的影子投在斑驳的土墙上。阿珍端着姜汤进来,手指抚过他后腰的淤青:“刘老板今天又骂你了?”

“他怕赔钱。”张贵吹开汤面浮沫,“但腐殖土里的秘密,他迟早会懂。”

第三章 屡败屡种|希望的萤光

智能控温大棚里,菌棒整齐如列队的士兵。刘立青盯着监控屏上疯狂跳动的温湿度曲线,额头渗出冷汗。这是第三次试种,恒温系统突然失灵,菌丝在38℃高温中蜷曲成团,像被火舌舔过的白发丝。

“都怪你非要搞什么生态种植!”他抓起温度计砸向地面,玻璃碴在张贵脚边炸开。阿珍正蹲在角落调试新装的通风扇,闻言猛地站起来:“城里人现在认的就是原生态!上次市里考察团......”

“闭嘴!”刘立青的咆哮震得铁架嗡嗡作响,“知道这批菌种值多少钱吗?够买下半个村子!”

张贵默默蹲下身,指尖捻起枯死的菌丝。他想起老教授的话:“菌菇是土地的舌头,尝得出化肥的苦,也尝得出农药的涩。”凌晨三点,他带着村民钻进老林子,手电筒的光柱刺破黑暗。松针触碰竹篓发出沙沙响声,腐殖土的气息让他想起阿珍发间的牛肝菌香。

“张哥,这能行吗?”二愣子抹了把脸上的汗,看着张贵将松针、落叶和木屑按特定比例混合。月光透过树冠洒下来,张贵的手背还留着前日割菌棒时的刀伤,血痂像褐色的菌盖。

当第一缕晨光染红天际时,改良后的菌棒被悄悄放进大棚。张贵的手指被竹刺扎得鲜血淋漓,却仍屏住呼吸看监控屏——菌丝正在新基质中舒展,如婴儿蜷缩又伸展的指节。

第七次采收前夜,暴雨如天河倒灌。张贵和刘立青蜷在临时观测棚里,看着水位监测仪的数字疯狂攀升。突然,张贵猛地站起,铁皮棚顶的雨声瞬间放大:“放水闸!现在!”

两人冲进雨幕时,山洪正裹着断木冲垮围栏。刘立青的皮鞋陷进泥里,他索性赤脚狂奔,脚底被碎石划得鲜血淋漓。当他们拽开闸门时,混着菌棒碎屑的洪水已漫过膝盖。

“完了,全完了......”刘立青跪在泥水里,突然被张贵拽住胳膊:“看那边!”

溪边散落的菌棒在洪水中沉浮,却有几朵红河松茸破土而出,菌盖上的水珠在闪电中泛着妖异的红光。阿珍带着村民背着竹筏赶来,竹篙点破水面,捞起一朵朵沾着泥浆的珍宝。

“是共生网络!”张贵的声音带着哭腔,“洪水冲散了菌棒,却让菌丝找到了新宿主!”刘立青颤抖着摘下一朵松茸,菌褶在掌心舒展如少女的裙裾。远处传来村民的欢呼,他们用竹筐抬着今年的第一茬收成,菌香混着雨后的草木气息,在山谷间酿成醉人的酒。

三年后的丰收节,红河菌菇体验馆像块和氏璧落在哀牢山半山腰。游客们举着自拍杆,看阿珍用竹刀将松茸切成透光的薄片,刀刃过处,菌肉泛起光晕。玻璃幕墙外,智能大棚如海面波浪起伏,无人机在林间喷洒着生物制剂,细密的水雾。

刘立青抱着五岁的小满走过菌丝培养室,墙上挂着“乡村振兴示范点”的铜牌。手机突然震动,电商平台又接到十万订单。他转头对张贵说:“该给菌菇注册地理标志了。”张贵笑着点头,目光落在远处新落成的菌菇加工厂上,阳光穿过玻璃穹顶,在菌棒上折射出七彩光晕。

张贵蹲在恒温培养室,指尖轻触玻璃罐里乳白色的菌丝体。这是第七次菌种分离实验,显微镜下菌丝分枝呈现罕见的双螺旋结构。“像不像红河的DNA?”刘立青举着相机拍摄,镜头反光映出他眼角的疲惫。

三个月前那场暴雨让所有人绝望。当他们从泥浆里挖出泡发的菌棒,菌丝竟在腐殖土中重新生长。农科所陈教授用液氮采集菌种时说:“这是红河特有的共生菌群,能分解栎木纤维素。”

“温度28℃,湿度75%。”技术员小杨报出数据。智能大棚突然报警,张贵冲向控制屏,发现是山风引发的气流紊乱。他猛然想起阿珍卖菌子时说的"山风要顺着纹路走",当即调整风机角度。三小时后,监控画面里菌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

林间隧道亮起幽蓝冷光,刘立青的皮鞋踩在碎石路上发出脆响。这是他们耗时半年打造的地下菌丝观测系统,光纤探头深入腐殖层两米。

“菌丝网络比物联网还精密。”张贵调出三维建模图,荧光绿的网络在虚拟界面不断延伸,“你看这片松树林,每棵树下面都有菌丝—高速公路。”他点击某处光点,画面切换到实时监控:三只松鼠正在啃食菌柄,菌丝却从伤口处加速生长。

林芳抱着小满突然闯入,孩子举着玩具放大镜:“爸爸,蘑菇在发光!”众人愣住,只见小满所指的菌斑正泛着微光。陈教授激动得眼镜滑落:“这是菌丝释放的次生代谢物,能吸引昆虫传播孢子!”

第四章 菌香飘四海|红河作笺

暴雨冲垮菌棚那夜,张贵在泥水中摸索到半筐菌菇。雨水冲刷后的松茸泛着金属光泽,他突然抓起手机直播:“老铁们看!洪水认证的野生菌,十元一克!”

直播间瞬间爆炸。刘立青看着后台数据浑身发抖:3分钟售出200单,溢价率达300%。次日清晨,他们带着村民在泥地里架起手机矩阵,背景是冒着热气的菌菇汤锅。

“家人们,这是我们用山泉水养的鸡枞菌。”阿珍系着围裙出镜,案板上的菌子还沾着晨露。弹幕疯狂刷过“求产地直供”,刘立青突然明白:真正的稀缺不是产量,而是人与自然的契约。

菌棒灭菌车间里,张贵盯着压力表陷入沉思。传统高压灭菌耗时6小时,他们用红河腐殖酸改良的菌袋,正在低温等离子体设备中接受“洗礼”。

“成功了!”技术员小杨举起检测报告,“灭菌效率提升40%,菌丝成活率98%。”刘立青翻着《红河菌业白皮书》,突然拍桌:“把菌渣做成生物燃料!”三个月后,林场飘起青烟——那是菌渣在气化炉中转化为清洁能源。

丰收节当天,智能菌仓大门缓缓开启。无人机群载着菌菇礼盒升空,地面全息投影显示着实时交易数据:当日销售额突破百万,带动周边七个村寨发展林下经济。

小满的画本上,菌丝化作银河。她指着画中发光的菌斑:“这是爸爸和叔叔发现的星星!”刘立青抱着女儿走过菌丝培养室,墙上的荣誉证书微微反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张贵蹲在红河边清洗菌筐,手机弹出阿珍的消息:“菌菇冰淇淋研发成功!”他望向对岸的智能大棚,那里正进行着第27代菌种改良。山风掠过林梢,带着菌菇特有的鲜香,仿佛整条红河都在诉说生生不息的事迹。

作者感言: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此故事结合红河源头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真实事迹改编。主角:张贵,刘立青。

百姓说:“张贵副主任,贵副、富贵怎么喊都顺嘴。称刘立青牛逼贩儿(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相关文章

  • 额骨

    有一撮所谓精通时事的愤青,通过耳闻目睹他们的言行,逐渐把他们归类到“人渣”之列。之所以称之为“人渣”,是因为他们具...

  • 阿宝

    阿宝阿宝阿宝

  • 占卜不灵的三个卦

    在中国古代,“占”是观察的意思,“卜”是以火灼龟壳,信者认为火灼龟壳出现的裂纹形状,可以预测未来吉凶祸福。也用蓍草...

  • 月明秋水梧桐雨(19)

    来人渐走渐近,仔细看时,原来是阿宝。 原来,阿宝是从外面回来,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这里有火堆,就过来烤一下火,暖和...

  • 火烧

    我已感觉到 这把火 烧着激情 烧着生活 灼着我 灼着别人 我若走火入魔 便永生不复

  • 井冈风

    巍巍井冈风, 熊熊火灼心。 燃烧青春热, 迢迢奋斗情。

  • 摸骨口诀(三十一)

    摸骨术中留下的部份口诀; 1、 玉枕骨高正者富贵,平陷者低贱。注:玉枕骨一般指的是额骨,额骨宜饱满丰隆,忌讳塌陷低...

  • 喝火令●夏日灼心

    喝火令·夏日灼心 细帚庭中扫, 绒花树下消。 恼人除尽复还凋。 何恨朔风萧索, 催尽满枝梢。 瑞霭托天碧, 红砖映...

  • 若你不是火,何必用情灼

    若你不是火,何必用情灼 文/鹿一 魏伊人算是一个有趣的姑娘,通常我们夸长的好看的女生漂亮,性格讨喜...

  • 「旸瑫」“画”为灰烬(8)

    阿宝和张新在一起分析着,谁会下此毒手。张新突然问阿宝:“两年前的那把火应该不会是你专门跑回文定城放的吧?” 张新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菌火灼༒额骨阿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qob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