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课笔记1|中国美学(朱良志)

听课笔记1|中国美学(朱良志)

作者: 红柳_3291 | 来源:发表于2023-09-17 12:24 被阅读0次

美既不是主观也不是客观。

曾参秋水篇,懒写名山照(董其昌《题画诗》)。山有高矮、大小等区别,名不是构成世界主要意义的方面。《秋水》篇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圆满具足的。月映万川,处处皆圆。

一即一切。

瞬间妙悟。

大全。

一朵小花就是一个浑全的世界,是一个大制不割的世界,是不分别的世界。老庄哲学最核心的思想是对知识的思考,一切知识都是分别的,用知识解释世界是不可靠的。所以要回到素朴、混沌、浑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的哲学是损道,不是数量上的减少,而是摒弃知识上的影响。

知识既是一种力量,又是一种遮蔽;知识既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又是我们与世界形成隔膜的一种方式。

大成若缺。老子思想并不是残缺美的哲学,恰恰是混沌美、模糊美的哲学。老子是要我们去除遮蔽,用一双慧眼去认识这个世界。你现在所认识的世界,是用了一双沾满灰尘布满欲望的眼睛去映照这个世界所得到的影像,这是不真实的世界。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要回到素朴回到浑全。

小花的“真”。

“真”和“假”相对。真,真实的存在,不代表它是物质的,而是有独立的意义和价值。

有两种思路:

一,现象的意义是由本体所照射的,现象(物体)本身不具有根本的意义,它的意义是被照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本体,器是现象。)

二,物的意义是我所观照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个世界是我来了,我发现了,跟这个世界建立了联系,于是有了意义。

实际上,世界并不是我照射出来的。疏瀹五脏,澡雪精神(文心雕龙,原《庄子知北游》),洗净心灵的尘埃去印认外面的世界。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莲花不是你让它开的,明朗万物的意思是明朗自己。

中国美学有一个重要观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绘画理论的纲领,中国整个艺术理论的纲领,中国美学的核心命题。)造化和心源是一体的,造化不脱心源而存在,心源不脱造化而独有。要洗涤荡涤这个心灵而去印认这个世界。

“真”不是道所给与的,不是人所给与的,它是独立自在的,是人和世界共成一天所造成的。

禅宗的真即实,实即真。真是讲意义的,实是讲存在的,存在即意义。作为物质对象的存在是一种非存在。在中国哲学中,存在是一种印认中间的心和物融为一体人天共一的,存在即一,存在即真。

小花的存在即意义。

一朵小花,它不是小的,不是无名的,不是丑的,不是残缺的,不是虚假的。人从控制世界的欲望中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获得自己的意义——青山自青山,白云自白云。

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李翱(唐)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度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五代,吴云志勤)

把世界的意义归还给世界,把长期被我们霸占的世界归回给世界。物的意义在其自身。这不是返归自然的思路,是重视人心灵的独特体验,在体验中发现世界的价值。

胡塞尔“生活世界”,原处、共有、意义,他在尝试做这样的努力。生命本身的意义是我们探讨的意义,一朵小花就是圆满具足的宇宙,这个宇宙就是我在其中生存的地方,是我在其中获得意义和心灵安顿的地方。

马麟(南宋)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乡关在哪里?什么是永远的归宿?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李商隐)。

人的生命就是暂行暂歇,是短暂的旅行,是短暂的栖息。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寄窠,是世界的一个客人。虽然有忧伤,但是是如此的闲适;虽然有寂寞,但是海天空阔,月水共明,是这样诗意、慰寄的大世界。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我们寻找世界的意义是为我们自己本身。

怪怪奇奇石,谁能辨丑妍?——刘克庄(南宋)。

人类文化的历史就是追求美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追求装饰的历史。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水墨、枯树、粗拙等等,说明中国追求的美是与丑相伴而行的。丑在中国美学中是个极为重要的概念,丑引入美中是用来质疑美,来说明美究竟是不是一种真实。中国人在所谓丑的世界中发现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中国人在丑的世界中追求独创性,独立性。

儒家像玉,道家就像石头。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也开始研究丑,像罗丹的“沉思者”,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但西方美学对丑的研究历史短,没有很深的理论研究,很难把握中国美学的内在气质。

美的东西是正常的,合乎规律和秩序的,是一种积极的崇高的优美的等等。美是跟正面联系在一起的,丑总跟负面连在一起。怪诞,奇特,消极,残酷……美代表正面力量,丑代表负面的力量。

美带给人的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但有时我们得到的却是相反的体验。

相关文章

  • 姓朱就了不起?

    确实了不起,哈。 朱光潜,朱立元,朱良志,都是著名美学教授。上图——

  • 己亥春节读书摘记(一)

    下午,继续读朱良志先生的《中国美学十五讲》。每有会心处,皆圈画之。 中国艺术以“隐”为要则,强调象外之象、言外之意...

  • 献之体,遂良面,庭坚骨

    读当代中国美学家朱良志著《生命清供 · 引子》,其言中国画背后“深藏画家心灵的隐微,感动过画家的幽深生命体验”。 ...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最近在读朱良志先生的《中国美学十五讲》。在研读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 之前讲过,一直都想了解一下关于美学的东...

  • 说个事,怕忘了

    最近蹲点图书馆,蹲了那么久,看了一些书,记录一下。 1、曲院风荷 朱良志 作者朱良志是北大哲学教授,长期研究哲学和...

  • 大巧若拙――朱良志

    2015四川高考满分作文: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莲荷轻敛,芬芳无限;“万壑有声含...

  • 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 详解 答案

    [题库]叶朗、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免费下载] 免费下载:http:...

  • 无题

    晨读《中国美学十五讲》,读到一首小诗“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印象当中是陶弘景所作,朱良...

  • 《真水无香》购书记

    《真水无香》是我今年2月份购买的一本书。这是好友眺山今年1月份给我推荐的一本书,为美学散步从书,朱良志著,北京大学...

  • 2018-06-18

    中国侦探派刑事律师朱新良简介 上海刑事律师朱新良简介 2018年5月14日 朱律师1985年8月10日起,33年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课笔记1|中国美学(朱良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tw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