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张辣汤,微信公众号:张辣汤,新浪微博:@张辣汤
我们总喜欢在一些尚未发生的事情上考虑太多。可往往这类事情发生的概率微乎及微。我们内心很怕承担相应的结果,但似乎又确信自己始终无法避免。于是就这样周而复始的为那些从未发生的事情忧虑万分。我们到底在忧虑什么呢?
-1
在整个生物界中,人类是极少数具备思考未来、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提前进行假象和判断的物种。也正是这点,使人类的发展比任何物种都迅速。其实人类能够做到这点,无非是有赖于大脑前额叶。
有时候,有些能力可以为我们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好处,与此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困惑。
对于一些不具备思考能力的动物来说,它们只是依靠基因行事。比如鳄鱼,它的判断很简单。只要是比自己小的动物就攻击,比自己大的动物就逃跑,遇到同类异性就交配,只对动的物体进行攻击。完了!!!
你看,就是这么几条简单的原则,能够使它在地球中存活这么久。与此同时,对于人类而言,虽然相比其他动物具有思考未来,且能够提前做出有利判断的能力。但也正因为这点,有时候让我们很焦虑。比如,对事情的结果过早的产生“忧虑”就是一个典型的特点。
-2
在新华字典中,忧虑指的是忧愁思虑;忧愁担心。同义词有焦虑、担忧等。
相对于绝大多数人的忧虑,可分为两类:
第一、为已经发生的事情感到忧虑。因为有很大概率会产生连锁反应,因此感到焦虑。
第二、对尚未发生的事情感到忧虑。虽说还未发生过,但使人感到一定会发生,并且会很快到来。因此感到焦虑。
其中第二种在人群当中存在的比例更多,可以这么说吧!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生中所担忧的事情,几乎80%以上都不会发生。另外那20%,你想躲也躲不开。所以,无需在未发生的事情上考虑过久。兴许你将来会为此而长寿!哈!
-3
差不多一个月前,我正在找工作。当时在网上也投了不少简历,相应的收到了好几家公司的面试邀请,于是我就前去面试。
有意思的是,去面试完的好几家公司都是一样的结果:你先回去等消息,我们审核之后会尽早通知您。于是我只能回家等消息。在此期间我也不闲着,除了继续网申、找公司、面试外,依然持续复习自己的技能。
那时候的我确实有些焦虑,一旦闲下来就开始胡思乱想。大体思考方向是:
去面试的那家公司会不会要我?
我会不会成功上班?
如果没有,那应该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接下来我应该在哪方面补救?
我会不会在今年找不到工作?
我会不会在明年也找不到工作?
.................................
于是就这样,好几晚使我夜不能寐,很痛苦。这是我在找工作时遇到的忧虑。
-4
意外的是,在一天下午我正和一位朋友在咖啡馆闲聊时,惊喜发生了。一家公司的HR来电话说我通过面试,而且将Offer发到了我的邮箱中,提醒我注意查收。与此同时,之前有所的忧虑瞬间烟消云散。
当我回家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直奔电脑打开邮箱查看Offer。在Offer中明确标注了入职前所必备的一些资料,于是我就赶紧准备所需的所有资料了。
有意思的是,在我拿到第一份Offer的第3天,我又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那一刻我的忧虑又死灰复燃了。
之所以会再次死灰复燃,原因是我在担心,如果同时得到面试那家公司的Offer的话,我应该如何取舍呢?
后来结果证明,我之前的忧虑都是多余的。当我应邀面试后,对方公司的RH同样与之前几家公司一样,给我的回复是在家等通知。于是我就照办了!此时我正好在忙着准备拿到Offer的那家公司的入职准备,也没有过多的时间考虑别的。
目前我已在最初拿到Offer的那家公司工作近两周了,之前的忧虑又一次证明是我多此一举。
-5
多数情况下,我们总习惯提前对某些事物做出结论。但往往这样会使我们过于高估或低估事情发展的趋势。不论是高估还是低估都会使我们产生某种程度上的焦虑。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都是假象。正因为是假象,我们才会有一定的想象空间,于是焦虑就会趁虚而入。一旦我们认清事实,焦虑便会不攻自破。
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戴尔.卡耐基曾提到过关于如何克服焦虑。其实也很简单,1分钟就能够学会。
当你感到忧虑时,我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1.我在忧虑什么?
2.就目前而言,我能够做点什么?
3.如果做,现在应该怎么做?
4.既然决定如何做,那么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简单吧!将这4个问题套用进去就可以了。我先给你做个示范吧!还是拿我求职的事儿为例:
1.我忧虑自己无法面试成功,无法找到工作,进而在今年内上不了班。
2.就目前而言,我除了勤加练习所掌握的技能外,就是多投简历,多面试,争取得到入职机会。
3.想清楚之后,我给自己定了一些规矩。在投简历上,每天至少投20家公司,有面试机会就要第一时间应邀,不论公司距离有多远,先面试了再说。然后平时勤练习所学技能,每天至少在此投入4个小时时间。当然,有时候也会超出。
4.当我想通事情之后,就开始立马行动。每天按照自己所指定的规矩行事。于是,在一个多月之后,我得到了Offer。
我想,如果你能够善加运用这套方法,相信忧虑也会不攻自破的。我始终认为,忧虑来自于对实际情况的理解存在偏差。一旦我们能够正确的理解真实情况,我们就不会在忧虑。因为我们知道忧虑是无法改善现状的。唯有付出行动,才会对现状有所改观。
于是,想通这点之后,我们不会再纠结于尚未发生的假象中,而是转而努力接受现状。即使现状很糟糕,我们相信坦诚的接受,然后努力去改进是最有效且最有价值的选择。
我们总喜欢在一些尚未发生的事情上考虑太多。可往往这类事情发生的概率微乎及微。我们内心很怕承担相应的结果,但似乎又确信自己始终无法避免。于是就这样周而复始的为那些从未发生的事情忧虑万分。我们到底在忧虑什么呢?
我想应该是怕面对现实吧!或许因为似乎有更好的选择,于是开始纠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