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常常因为此而深感自责,感到失落,彷徨,无所归寻。感到怎么什么都跟不上趟,什么都慢半拍,什么都格格不入。
但,就在瞬间,似乎突然明白,与各种社会团体之间格格不入,因为找不到归属而产生的痛苦是正常而合理的。
若有一天因为逃避这种痛苦最终快乐了,那是一种同化;但若是直面痛苦而产生了快乐,那才是自在心安,才是大的进步和成长。
逃避痛苦就是不再保持独立理性的思考,为融入一种与自身天性个性不合的社会规则而改变自己,就是所谓的融入社会,从众性得到了接纳,于是有一种放松感。究其原因还是不敢独自为自己负责,还想有所仰仗。如果放弃对自己负责,是轻松一些,但同时也会失去自己的个性或天性(自然是积极的那部分)。失去天真,失去自然。
说到天真自然。如果能与社会友好但独立相处,并不试图融入或逃避社会,才是我认为的最好的或者说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从林糊糊那里我也有这样的启示,她对待社会的态度就是这样,打开心态,但同时有自处的立脚地儿,并不需对社会谄媚或对社会清高。自有一种君子谦谦的风度。
因为独立而友好,就能够客观清醒的观察社会。你更加知道规则能带来什么失去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的选择才是智慧。否则就是天真。没有基础的天真就是无根之木,很容易就跑偏。这种境界就是第一层的看山还是山。
如果经历过社会的洗礼,还能保持天真和信任,那才是第三层的看山还是山。沉淀下来的就是智慧,是勇气,是人性的光辉 这时候再谈什么出世入世就大可不必了,大隐隐于市。孩子们还没毕业呢就想着出世,怎么都洗脱不了逃避社会的嫌疑。
回到自身,如果认识到自己因为融入不了社会而痛苦,但了解到融入社会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更好的态度是与社会保持一段距离独立而友好的相处,就能了然,痛苦大可不必要了。
这样的痛苦其实是好事,因为你一直在探索,寻求,思考。因痛苦而认识到无需痛苦,就是更好的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