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灵山水寄忧思

作者: 萧瑾cius | 来源:发表于2016-07-18 21:16 被阅读60次

                    郁达夫《钓台的春昼》散评

钓台的春昼

夜凉如水,人静如息,一种情愫在如橘的灯下,被文字轻轻一划,顿生感伤。郁达夫漂泊的历程长长短短,缀满了沉船斑驳零落的珠子,也洒尽了读者无尽的感叹。

游览千里山河是件令人愉悦舒心的事,郁达夫以极为细腻的笔调挥毫出一幅壮丽的桐君钓台图,登桐君而山川形胜尽收,临钓台而幽谷清溪毕现,读来令人心驰神往。而那淳朴的风俗民情,好心的“桐严嫂”,以及借火柴的船夫,我们仿若进入了一个世外桃源般恬静安谧的世界、民风淳朴的人间。

如此钟灵山水、淳朴民情,郁达夫在行游严陵钓台的历程却充满着抑郁和愤懑的情绪。原因也许在开头的背景中已经初露端倪,“一九三一,中央党帝似乎又想玩一个秦始皇所玩过的把戏了,我接到了警告,就仓皇离去了寓居……决心上钓台去访一访严子陵的幽居。”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身处纷乱时代,作者逃难他地,也难怪身处一川如画的钟灵山水中也会萌生出孑然悲凉之意、孤独苦吟之情。

钟灵山水寄忧思

《钓台的春昼》全篇正是被这样一种压郁忧闷的氛围所笼罩,心由境造,景由心生。

作为一名被追捕的仁人志士,他的心里充满着凄伤;作为一名为人所不解的狂士,他的心里充满了悲吟。他害怕孤独,但又需要孤独,于是躲开了喧嚣的尘世,于暗夜来到了桐君山的道观。他静坐一晚,最高远的天空栖息在灵魂的寺院。中华的时局黑暗,现实的阴暗侵蚀着万里河山,怎样才能在岁月的天空下,重新收拾生命中那份自在清宁?他也许在遐想,遐想着旧时那些带着露珠馨香的季节,而如今平淡的日子却已和树叶一起风干坠落到了墙角,怎不令人叹惋?

第二日清晨,作者要去严陵,暗用了宋代词人柳永的词:“杨柳岸晓风残月”。作为饱学的大家,郁达夫自然也会想到柳永的“桐江好,烟漠漠,严陵滩头,鹭飞鱼跃。”但他避开这些祥和和明艳的景物,只将视线落到了山下的岩头:一间歪斜的亭子,许多纵横荒芜的草木,废垣残瓦的祠堂,阴嗖嗖的山风。桐君山在夕阳之下,冷峻融入苍凉与无言之中,作者的心如一枚古币般苍老而沉重。这种荒凉颓废的美,启迪着我们深思:如此壮丽的河山,究竟是因何原因才沦落到这种荒凉凌乱的地步。

钟灵山水寄忧思

在游览中,郁达夫又插叙了一段对自己梦境的记述——和几位做党官的朋友高谈阔论,还留下一首题诗:“悲歌痛哭终何补,义士纷纷说帝秦。”到这里,郁达夫终于直抒怀抱,淌出了泣血的低吟与悲凉的歌吟,淌出了大声的呐喊和无力的抗争。

一篇游记散文在郁达夫的笔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把山川的灵韵与对国事的忧怀熔铸一炉,读来令人时而欢心时而叹!

相关文章

  • 钟灵山水寄忧思

    郁达夫《钓台的春昼》散评 夜凉如水,人静如息,一种情愫在如橘的灯下,被文字轻轻一划,顿生感伤。...

  • 明月寄忧思

    我静静的望着天空中的月亮 在夜色降临时 便洒下银色的清辉 把夜色晕染成一副画 慢慢地,慢慢地 月亮像是裹了一层细柔...

  • 寄山水

    青山在林深处 高高的山崖在大自然的磨砺下 巍峨秀丽 山泉细流苔蘅之上 随处可见的美景也能如此静心修养 昨日是寻不得...

  • 《五绝 · 瀑布》(平水韵)

    涓滴蓄钟灵,苍山水匿形。 高崖终破茧,一剑斩青冥。

  • 子时寄忧思与夜

    一套杯与盖,相亲相合爱。 杯嫌盖污垢,盖嫌杯空待。 苟不嫌汝漏,汝却嫌我菜。 身合心存异,何时两破败?

  • 曾令琪/辞赋/四川三台麦冬赋

    四川三台麦冬赋 曾令琪 乾坤有情,乃见钟灵毓秀;山水多趣,...

  • 2019.11.20 雪初

    软雪嵌松枝, 冷香寄忧思。 寒雾袅袅起, 孤烟不复直。

  • 情殇寄山水

    一片山水可以寄托一场离觞,一滴泉水可以忘乎缠绵之不舍。在繁杂尘世,有那么一角,让人觉得寂静而安然。 此名为“...

  • 抒雨至

    雨绵无绝期,人离何相随。 借君三寸发,解我寄忧思

  • 乡思

    白水清泉育我情,感恩时起心沸腾。无奈它乡寄忧思,遥望天空月朦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钟灵山水寄忧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qm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