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性洞察(10):人可以变得多暴力?

人性洞察(10):人可以变得多暴力?

作者: 东风阁主 | 来源:发表于2018-08-21 10:24 被阅读6次

有时候,我们会固执的认为某些人是“好”的,而有些人是“坏”的,唯独忽视了环境的影响。

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及3名助手做了一项“监狱实验”。什么意思呢,就是让做实验的人体验监狱生活——充当看守或犯人。

所有志愿者都要接受会晤和性格测试。

其中有21位中产阶级白人性格被评定为情绪稳定、成熟和守法型,因而得以成功入选。

大家扔硬币决定角色,10人充当犯人,11人充当看守,共进行两周体验。

“犯人”们在一个静悄悄的星期天早晨遭到“逮捕”。

他们被戴上手铐,在“警局”登上名册,然后被带入“监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中的一个套间)。

“看守”们则配上警棍、手铐、警用哨子和“囚室”钥匙,他们的工作是维持监狱的“法律和秩序”,可自行设计控制“囚犯”的办法。

“典狱长”(津巴多的同事)和“看守”共设计出16种办法限制“囚犯”:进餐、休息和熄灯后必须保持沉默、只准在进餐时进餐、彼此只能称呼号码、所有“看守”须称管教者为“干部”,等等。触犯任何条例都将招致惩罚。

“看守”和“囚犯”的关系很快进入一个模式:“看守”们开始认为这些“囚犯”次人一等且十分危险,“囚犯”开始觉得“看守”们是流氓和施虐狂。

几天之后,“囚犯”们开始组织一次反叛活动。

他们把身份证号撕掉,用床顶住门不让“看守”进来。

“看守”们用灭火器喷他们,让他们从门后退下,接着撞开“囚室”,扒掉他们的衣服,拿走他们的床铺,总体来说,大大地吓唬了他们一顿。

此后,“看守”们不断增加新的管制条例,经常在半夜三更唤醒“犯人”点名,迫使他们从事无聊和无用的劳动,并因“不守规定”而惩罚他们。

受到羞辱的“犯人”开始对不公的处罚习以为常,一些人甚至渐渐感到大脑失常,其中一个已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因而在第5天时,实验者开始考虑将其提前放出。

津巴多及其同事没有料到两个组会如此迅速地发生转变,原本计划持续两周的实验到第5天不得不提前终止。

然而,他们感到这次实验极有价值,它表明,“正常的、健康的、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在‘监狱环境’的团体压力下迅速地发生转变”是件多么轻易的事情。

由于道德问题,监狱实验再也没有重复,它已经成为一桩定案。

虽然学界对此也有质疑,但对人性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尤其在现实中,这种情况似乎确实是存在的,比如弗兰克尔阐述的纳粹集中营的情况。

相关文章

  • 人性洞察(10):人可以变得多暴力?

    有时候,我们会固执的认为某些人是“好”的,而有些人是“坏”的,唯独忽视了环境的影响。 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社会...

  • 在冲突中生存并强大

    营销最重要的是洞察需求,洞察需求的原点在于对人性的理解和关怀,人性的本质不变,营销的本质就不会变。所以我们的营销还...

  • 洞察人性,掌控金钱

    现代社会来说,把握人生保护好自己,不是靠强壮体格打架暴力,而是学会洞察人性,约束人性。成为强大睿智的人,而不是傻白...

  • 人性洞察(13):要想长得胖,就得多聚餐

    不管是日常经验,还是科学实验,都揭示人们是多么的从众。比如,你走在大街上,偶尔碰到一群人聚集在那儿不知道看什么,你...

  • 洞察人性

    《洞察人性》这本书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德勒的经典心理学系列著作,分为“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部分。本着了解人性...

  • 《洞察人性》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同时,他也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在学术界拥有重要的地位。...

  • 洞察人性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悉人性、察人心是做销售的看家本领, 你知道得越多,懂你的人越少...

  • 洞察人性。

    人与人之间表面了解和表面的交流或表面常说些客套话,并不一定代表你跟他非常有交集,也并不一定代表她一定很了解你,有可...

  • 《洞察人性》

    关于作者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先驱,曾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任客座教授。同时,他也是...

  • 洞察人性

    特别喜欢《被讨厌的勇气》,曾经一读再读。而本文对我的启发如下: 1、人性在我看来,就是某人的价值观,人生观。 2、...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性洞察(10):人可以变得多暴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sk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