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网上一条保健“要诀”被传播得很火,说是烧开水时一定要先开着盖子把水烧至于沸腾;蒸煮食物时也要先开着盖子把水烧开,再放入要蒸的食物,否则自来水中的氯会包覆在食物上,而氯有致癌的危险。这种说法有科学道理吗?
这种甚嚣尘上的传言据说最初源自北京宣武医院一位齐姓教授的文章:其文中建议用锅蒸煮东西时,一定要用开水或过滤水。如果直接用含有氯的自来水加热,且锅盖是盖着的,氯就会全部包覆在食物上,而氯有致癌的危险,所以断不可大意!
其实,且不说经有心人考证,北京宣武医院压根就没有这位齐教授;就是有这个人 、发表了这个“学说”,也不足为信,不要被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所谓冒充“砖家叫兽”的耸人听闻的说辞给忽悠了!
我们知道天然的饮用水是含有多种病菌和微生物的;即便经过自来水厂严格净化、消毒合格的自来水,再次通过管道运输到千家万户时,或多或少的二次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经常要在自来水中添加氯气、二氧化氯(ClO2)等含氯化学物质来杀菌消毒,以保证饮用水安全。
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消毒杀菌的化学原理是:氯气与水结合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化学反应是Cl2+H2O=HCl+HClO,次氯酸HClO具有强氧化性,在整个消毒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次氯酸。
对产生臭味的无机物来说,次氯酸能将其彻底氧化消毒;对于有生命的天然物质如水藻,细菌而言,它能穿透细胞壁,氧化其酶系统(酶为生物催化剂)使其失去活性,让细菌的生命活动受阻而死亡。其深层次机理是次氯酸( HClO)热稳定性极差,稍稍加热就会分解,2HClO==2HCl+O2,此化学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初生态的活性氧,使得细菌被氧化灭活,跟臭氧消毒的原理本质上是一样的。
HCl、HClO在水中会解离出H+、Cl-和ClO-三种离子。所以自来水中常含有少量含氯物质,如氯气、二氧化氯、Cl-、次氯酸、次氯酸根。除Cl-以外,其他含氯物质他都不太稳定,在光照、加热等条件下,会进一步转化成Cl-和ClO-以及少量的其他含氯化合物。
在蒸煮东西时,含氯物质主要分解成氯离子(Cl-)、氯酸根(ClO-)和氧气。前两者不会蒸发,后者不会影响健康,担心有氯“包覆在食物上”从而对人有害,是没必要的。
自来水中确实还含有少量剩余氯气,余氯在水中还会与水中微量残存的有机物结合,生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致癌物,由于余氯在管网末梢自来水中的残留量远低于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值,故它所产生的致癌物对人体的影响远小于致病数量级。WHO(世界卫生组织)等机构认为这些灭菌副产物带来的“可能风险”比不灭菌导致的“真实风险”要低几个数量级。
顺便说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食盐以及注射用的生理盐水(氯化钠溶液)的化学式是NaCl,入水都离解为Cl-;正常人体的胃液里也有少量盐酸HCl,所以根本不必担心自来水里的Cl-等含氯无物质影响身体健康。
所以,这是一个伪命题,所谓烧开水,蒸馒头一定要开盖,防止氯气依附之类伪科学,稍微懂点化学常识的人都不值得去辩驳。自来水中的氯残留完全在安全范围之内,实际上盖着蒸煮会更快、更节能、更环保。
欢迎交流、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如您是潜力简书作者、您有原创好文 ,我帮您无偿推荐!)
本人是Fountain&简书社区首批特邀合伙人,简书会员官方授权资深推广专员。购买尊享(以及其他各类)会员专享链接: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9aba7c25aca1(有特别优厚的返赠简书贝哦)
联系微信:gd_4215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