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个案的议题是:
“我不喜欢别人依赖我,但是又为此内疚,因为我跟儿子的关系现在有些疏离,害怕因此影响儿子的成长。”
然后个案妈妈邀请我代表她儿子,来感受孩子的感受。
我发现孩子一点屁事儿都没有,状态好得很。
以下是我连接孩子潜意识跟妈妈的对话:
妈妈:儿子,妈妈最近对你关心不够,也没有能力让你依赖,妈妈有些内疚。
儿子:妈妈,你的担心是多余的,也不需要内疚。
我正在长自己,我想要长出一个【自我】。
我未来的世界是很大的,我想有自己的圈子,我正在长自己。
我并没有感觉到你对我有关心的缺失,我也根本【不想】依赖你,而且也【不需要】依赖你。
我觉得现在就很好啊。
妈妈:那妈妈都没有多陪你玩儿,我也感觉…
儿子:我不需要你陪我玩,我是个男孩儿,我已经长大了,我也不想跟你玩儿,咱俩有啥好玩儿的?
如果你真的想陪我玩,可以到户外大自然里去玩,这个时候你陪陪我,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的。
平时在家里,咱俩有啥好玩儿的?
妈妈:那我看你成天玩游戏,你也得学习,别耽误考大学。
儿子:那个网络世界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可怕。
你们家长把网络世界跟学习就是完全对立的,现在的社会,它本身就是一个网络的社会。
你看,每一家的孩子现在这么少,父母管教的又比较严。
然后,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功课就已经压力很大了,我们压根儿就没有时间去交流。
我们孩子们之间互相玩乐的时间压缩的特别少,就几乎没有玩儿的时间。
我们孩子跟孩子之间也几乎没有社交,我们社交的方式也就只能是在手机上打游戏了。
我们通过游戏,也能认识一帮小伙伴儿。
然后我们在打游戏的过程中,这也是一种交流,这也是一种社交的方式。
只不过是没有在现实当中见面,因为毕竟现在现实就是这样的,毕竟限制住了。
我们这也是跟别人建立起联系的一种方式,你不用把游戏视作洪水猛兽,它也自然有它的功能,它也锻炼了我一部分的社交能力。
妈妈说:那你不要耽误学习,你还是得考大学。
儿子说:妈妈,我有我自己的想法,我自己的人生~我也是对我自己的人生负责的。
我对我自己人生的操心,【比你更操心】,因为这毕竟是【我的人生】。
你这个担心根本就是多余的。
我很清楚我自己的人生,我当然要考大学呀,你都不用担心我考不上大学,我当然是要上大学的。
我就是学习累了呢,我就用打游戏来调节一下自己,来放松自己,愉悦自己。
然后,游戏打够了,我的心里得到满足了,也放松了,我自然就会去做我的学业了。
我肯定是要上大学的呀,我并不是说就沉浸在游戏里边,怎么怎么样。
我自己的人生,我肯定比你更操心,你根本就不用担心我的人生。
你就搞好你自己的事情就好了,你有你自己的人生,我有我自己的人生。
我未来的世界很大呢,我自己未来的人生、我的世界是很大的,我想要更广阔的人生,我想要去更广阔的天地看一看,我的人生是很大的。
我不会是只满足于家庭这一个小氛围,而且我是一个男孩儿,我都已经这么大了,我也不需要你陪着玩儿。
你说的我又不感兴趣,我说的你又听不懂。
去大自然的时候陪陪我就好,这是在家里,你有什么好陪我的?我也不想跟你玩儿。
妈妈说:啊,好吧,那算我自作多情了。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我还很怕你觉得我对你关心不够呢。
孩子说:我压根儿就不需要你时时陪着我,我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儿,我正在长我自己。
你不要跟我捆在一起,我也不想跟你绑在一起,你就干你自己的事儿去就行了。
你干的这个事儿还挺有意思的,你就干好你自己的事儿就行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你不用来管我的人生,你就把你自己的人生弄好就行了。
***
哈哈哈
不喜欢被依赖的妈妈还是挺好的,误打误撞给了孩子自由生长的空间。
我们总是担心孩子,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多,不够好,害怕伤害了孩子,其实孩子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需要我们。
反而是那些受伤的妈妈,会在无意识中,把孩子困在了家里,因为受伤的妈妈需要陪,孩子又如此忠于父母。
今天的个案分享到这儿,下期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