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进行系统化的心理学知识学习,对以前一些模糊的概念逐渐有了些许感悟和领会,看了电影后更是能理解剧中那些画面了,同时也深深感受到剧中男主的无助感。
这两个图片是男主下班回家的关键点,但都只有他孤单的背影,第一个是他被社会小青年殴打后,第二个是他被辞退后。这段回家的路变得越来越难了,他虽有心继续向上,但似乎随时都会被推下来。
生活中他一直压抑着自己情绪,因为小时候大脑曾遭受严重创伤导致他在伤心时反而是哈哈大笑的反应倒错,让身边的人一直误解他,从而看不见他内心的悲哀和求助。这也是导致他开始不得不反抗社会的直接原因。他的梦想是成为脱口秀喜剧演员,随身携带的笑话记录本上却藏着他内心的悲哀独白。他很希望身边能有人真正看见他,关注他,爱他,包括他幻想和女邻居的情感。
当社工义务的心里咨询活动被政府取消,以及他了解到自己真实的身世背景后,他对这个社会,对自己的母亲彻底失去了最后一丝挣扎的生命力。
这一幕是当男主获得自己曾喜爱的脱口秀主持人邀请,他彻底释放了自己内心的愤怒,亮丽颜色服装,小丑的妆容,染绿的头发都让他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笑话本上的那句话--我只是希望我的死比我的生命更有价值。他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一文不值。
结尾时,又有一位心理医生对他进行会谈,但是他只愿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最后一幕里,地上的血脚印,走廊尽头窗户里的阳光,他的自由舞蹈,都让他的精神得到了升华,他终于活成了不再压抑的自己,也丧失了一个正常人的灵魂。
整部剧其实没有让我觉得特别伤心,但是让我觉得很无能为力。
从个体角度而言,男主的悲惨根源来自于他的母亲,她患有妄想精神障碍,领养了这个弃婴,却没有给与爱和关注,残忍的虐待让男主封存了小时候受过的伤害和欺骗,所以当男主从精神病院寻找到真相后,他决绝地将病床上已经中风的养母用枕头给闷死了。但是他们母子都是受害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和自我的力量对于人格正常是极其重要的。现在社会上有些所谓的“进步”人士用歪曲的“优胜劣汰”规则剥夺了弱势群体的生存权,当社会环境变得以功利为主导精神,那么无助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不是每个人都有强大的自我可以去抵抗那些压榨,不公,忽视和践踏。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内心有力量的人,而我们的社会也能因此变得有生命关怀和尊重个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