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有理先生。
正文:
2018年,做爸爸的第二年。
时间概念已经以周为单位了,想的事情,越来越多,买保险便是近期花费精力最多的一件事情。听身边的朋友说为孩子买了这样那样的保险,也有朋友认识的保险经理来推销,更有热情的保险经理人在元宵节前夕送上了心意元宵。但是最影响我的是两件事情,第一件是我曾经足球队的一名队员在场上突然离去;第二件是朋友圈里近半年就看到至少10次的“水滴筹、爱心筹”这类重疾突发的家庭灾难,有两起还是认识的人。看着这些不幸的遭遇,也仅仅只能尽微薄之力,不知他们后续的生活会怎样,也不知他们家庭中幼小的孩子和日渐年迈的父母以后会面对什么。
这么说来,买保险就势在必行了。但目前的保险,在我既往的生活经历中一直是一项偏负面的金融服务(小插曲:2006年夏天曾在平安保险培训一周即离岗),具体原因见仁见智,但保险经纪人之专业水平不稳定毫无争议的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之一。用爱人的话说,我对保险经理存在不合理的偏见,对此我很抱歉。
综上,打算自己认真了解一下保险,从1月底宝贝女儿满一周岁开始,陆续看了一些文字,学了一些算法,还专门上了付费的保险分析微课。一番琢磨后,现学现用地做了点儿粗浅对比,得出了自认为比较合理且划算的家庭保险配置。为了使其对同类家庭的朋友们有点儿参考意义,大致总结了几条原则和观点:
1、大人优先。因为保险可不是什么好吃的东西,总想着优先孩子优先老人,更主要是要保障家庭支柱,任何其他保障都不及父母对孩子的保障,所以要优先保障大人。具体险种选择顺序:重疾险、意外险、医疗险、其他。重疾险是因为现代人重疾高发,而意外险是相对便宜杠杆作用大,因此这两个优先购买。
2、购买保险渠道?这个问题很难有个公正的说法,假如是代理人渠道,虽然不能说他一定会给你推荐他所代理的佣金最高的险种,但要求代理人做到全面了解你的家庭基本情况,再给你去市场上对比最合算的险种,这个还是比较考验的。如果非要找代理人,那么请先选定几种保险,再找他们具体咨询,然后对比购买,也就是可以请人家担任你的保险购买执行人而不是你的全权代理人。也不要考虑人家能为你服务多少年,因为人家若做得好就升级为经理人,甚至高级经理人,没有时间再为你做具体服务,若做得不好就转行了,这是现状。个人认为,官网或官微直接投保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官网不直接销售的也有旗下的平台或天猫旗舰店销售。当然,有关系亲近的亲戚朋友在做这个专业,那就另当别论,近水楼台喽。
3、关于保额,此处仅说说重疾保额:30万底线,50万标配(如果50万还看不好的病,基本可以考虑下一步了),100万高级。根据自己经济水平决定吧。至于疾病种类,保监会规定的25种重疾所有的重疾险都囊括了,宣传的50种、70种、85种、100种等等,都是各保险公司经过自己的高级精算组玩命评估出来的,有的就是那25种疾病的拆分,有的是发生概率极低的,当然是不增加很多保费的基础上,越多越好。概率这个事更是个不好说的事,赶不上是百万、千万分之一,赶上了就是百分之百,所以,根据自己的点决定吧。另外,需要注意一下条款,有的是确诊即赔,有的是需要带病存活180天才能理赔。
4、关于重疾保险期:为减轻负担,平衡当前经济压力,可以大人保到70岁,小孩保到30岁或者到35岁,或者购买定期的重疾险,比如20年、30年,30年后,孩子已成人且应该可以经济独立,自己会有更多选择。以35岁投保人为例,相比保到70岁,保终身的保费差不多会翻倍,若经济宽裕,就保到终身呗。
5、关于缴费期限,有20年就选20年,有30年就选30年。因为风险何时发生无法预知,绝对有人在缴费期内就中招,最好的规避方式,就是选择最长的缴费期,这样遇到万一出险,之后的保费就不用交了。何况还有通胀因素存在,想想5年前的煎饼多少钱。
6、如果稍微具备理财能力(会购买余额宝),就不要买分红型、返还型保险,当然若是你的钱只会存活期或者银行的定期,也可以考虑,但依然不划算。这一条可以这么理解,就目前时点来说,返还分红型保险保费减去消费型保险保费的差额去买个余额宝的理财,你的收益会比那个收益多1倍有余。所以,保险就是对冲生活中的风险,用来理财显然不是很理想,当然家庭闲置资金多,作为一种资产配置的除外。
7、各大金融平台,如支付宝、京东金融、小米金融、和包支付等,经常会有短期险赠送,方便就领一下,又不花钱,也别担心早就不是隐私的个人信息会泄露,至少他们还是个正规的平台。
8、一定要知道自己买保险是要干什么的,什么需求,再去选择保险,毕竟是要花亲钱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我对保险作用的理解,不考虑固定资产以及其他因素,假如1个人现有存款10万,未来可预期存款每年5万元,那么,这10年间他的存款范围是10万—60万,如果在10年后间的某个时间点他得了重疾,花掉30万甚至更多,那么他的存款范围就是-20万—30万,而通过保险的杠杆作用,他可以把这个范围控制在10—55万之间,显然,后者的保障作用最大程度保护了他生活的正常稳定。
9、最后一条很重要,若家里有保险配置,请用一个专门的资料盒/夹,装起来放在家里人都知道的地方,且要做一个总摘要放在第一页,花十分钟时间很有必要,这个原则,对于家庭的其他重要材料同样适用,不然,经常会出现急用而找不到不得不把家里翻个底朝天的情况。再有个电子备份就更完美了。
10、凑满10条吧,有很多朋友去香港买保险,会更好么?这个问题我没仔细研究过,纯个人倾向,就近原则、方便原则,就在自己居住地区有保险分公司的保险公司买吧,毕竟,万一有纠纷,要跑那么远处理事情,是件雪上加霜的事情。
最后,我选的保险配置如下:
爸爸,37岁,50万重疾至70岁;缴费:3350*30年;
妈妈,34岁,50万重疾至70岁;缴费:2450*30年;
女儿,1岁,50万重疾+15万轻症带豁免,保30年;缴费:625*20年;20万意外,每年购买,每年续保即可,随时可以更换。
其他:一些平台免费领取的短期各类险,比如房屋结构险、交通工具意外险…
具体产品名称就不给他们打广告了,都是直接官网或旗下平台下单。
意外、寿险、医疗、财险等持续学习了解中……。
PS:给大家推荐一个公众号,“保监微课堂”,保监会官方举办的微信公众号,经常普及一些保险知识,很好的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