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里,母亲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不分昼夜的运转,日复一日地忙碌着。
孩提时代的我十分调皮,喜欢和小朋友们打架,也喜欢在小溪边嬉戏,更喜欢满山野乱跑,每次回家都是脏兮兮的,免不了挨一顿揍,每当我换好衣服后,我家饭桌上已经摆满了我爱吃的饭菜,我心里知道她是爱我的。
后来,我上学了,母亲更加操心我,每天都会给我做饭,接送我上学。相较于爸爸来说,我更喜欢的是妈妈。
在我的学生时代,母亲对我十分严格,期末考试总是要求我考到90分以上。记得三年级那次,两门都是80多,屁股被打的发紫。我后来才知道,母亲觉得自己的学历比较低,自己那个时候没有条件去学习,便把期望都寄托我和姐姐的身上。后来,母亲觉得在山村里的学校学习是没有出路的,就毅然决然的把我和姐姐送到城里上学。
那个时候,一家四口,在城里租一个小房子,放两张床,这便是我们在城里的“家”。因为在城里,花销会更大一些。母亲就去工地做小工,起早贪黑,我和姐姐总是在夜晚才能看到她的身影,她拖着疲惫的身子给我们做饭,母亲就这样不停地在家和工地之间忙碌着。
小学升初中的时候,可能是我太自负了,与最好的学校差了1.5分,落榜了。领成绩单那天,一个人不敢回家,偷偷的躲在厕所边哭了。前一天晚上,我还在母亲的身边说,如果我考上了的话,你钱包里的钱都是我的,可现在我却无法给她一个交代。后来,你找到了我,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骂我,打我,只是默默的拉着我的手,带我回家吃饭。
后来,我去了那所被公认为最差的学校。在那里上了不到两个月,我就转学了,去了一所比较好的中学,我姐姐也在那里。我知道,是妈妈花了几千块钱把我弄过去的,那个时候的几千块钱,妈妈是需要攒很久很久的。
中学时代,我还算比较乖的,基本上没有闯过什么祸,母亲也依旧是整日忙碌着。初中三年就那么平淡无奇的过去了,我也挺争气的,最后去了当时城里最好的高中。拿到成绩单那天,母亲哭了,我也哭了。在我的记忆里,我几乎没有见过母亲哭,母亲也从来没有在外面哭过,不管多苦多累亦或是受了伤,也不会哼一声。母亲的眼泪,大概都只为我而流吧。后来,为了能让我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我们搬到了一个离学校更近的地方。
高三,应该算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吧。母亲依旧忙碌着,可她却还挤出时间给我包饺子,冰箱里满满都是。她知道我每天下午都要回来的,就是为了让我吃好一点。夏天快要到了,天气越来越闷,学习也让我觉得越来越枯燥,母亲便买了空调安在我的房间里,我知道,她是想让我安心学习,以更好的状态迎接高考。
不知不觉中,高考就那么结束了。我考的分数其实是很不理想的,勉强只够上一个一本,我知道她是有点失望的,她有想过让我去复读一年,可我不愿意,她也就妥协了。后来,还是在村里摆了酒席,我想那天她应该是很开心的,她终于把我和姐姐送到大学了。
大学时代,我在另外一个城市,总是会感到些许陌生和不习惯的,时常会觉得孤单。母亲总是会在周末给我打电话,我知道她很想我,但她也知道儿子终究是要出去的,不可能永远待在她的身边,每次电话里,她都会嘘寒问暖。后来听父亲说,一有人提到我,母亲说话都会哽咽。
在我离开家的时候,母亲便换了一份工作,给人家打扫卫生,一个月也只有1800元。母亲选择这个工作的原因我是知道的,下班会早一点,她就回老家种地,周末休息的时候,她会在前一天下午回家准备好菜,第二天便在楼下卖,晚上再回老家去准备菜,母亲就这样在城里和老家这条线上来回奔波。
大学五年,我的生活费从未落下,母亲也会经常给我打电话问我是否缺钱,因为母亲知道我花钱比较大方,不像姐姐那样节约。我记得比较清楚的一次,大二那年,母亲生日那天,我可能是良心发现了,给母亲点了一个生日蛋糕,我能从电话里听出母亲是很开心的,也许她是觉得我长大了吧,但她还是觉得没必要去买,她和父亲两人是吃不完的。
母亲在花钱方面是很节约的,但对我们,却是从不吝啬的。每次过年都会带我和姐姐去买衣服,而她这几年却一直穿着那件洗的发白的棉袄。有时候我们回家带一些吃的,她总是觉得很浪费,家里什么都有,没必要去买。
而此时的我,即将步入社会,可能要再一次离开我的家乡,离开我的母亲。我想她还是会很担心我,虽然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但在她的眼里,永远都是一个小孩子,也许在我离开的时候,会心心念念想着我,在无数个寂静的黑夜里,泪水打湿枕巾。不久后的我,将会带着母亲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启航远行。希望在将来,我能有所成就,一家四口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女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