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少一些必须,会更加轻松自如。
晚饭后想把《幸福的三个真相》看完,看着看着,瞌睡虫来找我了,再看一小段吧,哎呦,眼皮在打架了,放下书,我亲爱的枕头,我想跟你亲密接触…
不知过了多久,耳边响起了女儿清脆的声音,她说:妈妈,我们去刷牙洗脸。
恩,补一觉的感觉真好!
在洗漱间里,女儿叫了起来:哎呀,我的牙刷在馨娴的房间里!
我语气平和地说:那去拿啊。
她说:我不敢去。
我说:你不敢做什么就去做什么。(给出正面激励)
她看了我一眼,转身去拿牙刷了。等我挤好牙膏时,她跑了回来。
她站在小凳子上跟着我一起刷牙,我们倆的高度又接近了些,对着镜子我们互相陪伴。
她说:吓死我了,我下次再也不敢去了!
(她的感受在我的预设之外,我以为她有过一次单独去另一个卫生间的体验,下次就不会怕了。)
我平淡地说:你在怕什么呢?(尊重她的感受,不讲道理)
她向我登登眼睛说:我怕有鬼。我是你的女儿,怎么你都不怕呢?
我说:我觉得鬼应该会怕我。(植入正面的力量)
刷完牙,不知怎么的,我们又绕到了餐桌旁,女儿说:我想吃面,肚子饿了。
我说:好啊,那咱们煮面吃。
不是刚刷过牙吗?但肚子饿了,想吃咱就吃呗。
做意大利面吃吧,简单美味!
女儿说:可以放蘑菇吗?
我说:好啊,你配菜,我煮面。
她负责洗菜切菜。喜悦,投入其中,好像是在玩一场游戏一样。
面煮了一大锅,五个小朋友吃得不亦乐乎。我们平常是很少吃夜宵的,兴致来时,偶尔吃一次也是很美妙的事情。
我吃完面,跟他们几个说:今晚谁洗碗啊?
他们说:自己洗自己的。
OK。我不会给小朋友设置很多的框架,我会给到他们更多的允许,也会给到他们更多亲自动手做事的机会。在小事件上,没有这么多的应该和不应该。“什么都可以”是一种灵活的生活态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