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位大妈闲聊,她感慨道:“你说人忙忙碌碌地是为了啥?熬了一辈又一辈!还不如村里的那个傻子,他笑话我:你们这些傻子,累死累活地去挣钱,我不用劳动却活得比你们快乐。”
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傻呢?
每个人从出生开始,社会化的过程就开始了。一定范围内的人类制定了不同的符号规则,形成大家统一行事使用的代码,如不同国家的语言、风情、制度、法律、道德规范等等,我们希望人按照既定的规律成长,最后带着责任意识和生存技能进入社会,这个社会才得以大范围的统一和协调。
那么,这些规则和行为约定都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总结的经验 ,只为最大限度地满足自我价值保护,这种墨守成规的制度来自人的主观意识,却不是客观现实。
大多数人都会遵守默认的规则,当有人行为与多数人相背离,表现不符合我们的社会期待时,我们会说他有些异常,这个异常是相对于我们默认的规则而言。
我们可以说他的表现和一般人不一样,但不能说是绝对的错了,谁又敢说我们的各种社会规则就一定是对的呢?
精神病院的病人,他们的意识反映出的世界就一定是错的吗?相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认为的世界的样子,这些病人是偏离的 ,于是我们说他们病了;按照精神病人眼中的世界的样子,我们又何尝不是个病人呢?

摘录几个来自《天才在左,疯子在右》中的经典语句:
1.同一个世界的人,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世界。反过来,这些不一样的世界,也影响了看待者本身。
2.想不被人当成精神病,那就必须藏好一些想法,不要随便告诉别人,这样就安全了。因为我们的世界还没有准备好,容纳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
3.想看到真正的世界,就要用天的眼睛去看天,用云的眼睛去看云,用风的眼睛去看风,用花草树木的眼睛去看花草树木,用石头的眼睛去看石头,用大海的眼睛去看大海,用动物的眼睛去看动物,用人的眼睛去看人。
4.他用他的方式告诉我,他没有说谎,不管他是不是真的疯了。 这个事件之后,时常有个问题会困扰着我:真实的界限到底是怎样的?有没有一个适合所有人的界定?该拿什么去衡量呢? 我始终记得他在我录音笔里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好想再看看蓝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