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室一厅、一厨一卫一厅的独栋小二层还自带小院子,眼前这幢房子大概是很多人心里理想的居所。这也是我父母进城打工十余年为自己换来的第一处属于他们自己的城郊的居所,那一年我十五岁。
两年后我拥有了我人生中第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房间,没错,这两年父母兢兢业业的工作,断断续续的装房子,因为大部分装潢都是自己动手(他们自己就是装修工人)。这两年里我几乎每天都在幻想我未来的房间是什么样子的,我要怎样装扮它。然而现实是我家的装潢的确是周边人家中最舒适最敞亮的,但我的房间几乎就是个摆设。我们是在我初中毕业后搬进去的,而我高中三年都住校,寒假天气太冷,家里又暖气不好,妈妈怕我冻着不让我单独住,所以还和他们挤在一张炕头上,好不容易熬到暑假,天气太热,火炕更热,我的卧室就变成了我和我妈避暑的理想场所。
就这样我高中毕业了,然后去外地读了大学。上了大学的我还是依旧的天真,总想着以后回到家总不会再有人管我了。为什么说天真呢,父母在我读大学后放弃了老本行,自己开了一家小餐馆。本想他们忙着打理生意顾不上管我,哪想着放假回家才两天,他们已经催我去餐馆帮忙。夫妻餐馆,小本生意,他俩从早忙到晚,为了节省时间几乎不回家住,就住在餐馆里自己隔的一个小隔间里,从此放假后就变成了我们三个人。
大学毕业那年,父母说那幢房子要拆迁了,他们租了一间十几平的小房子用来放东西,反正他们也不回去住。之后的一年多我毕业回家、参加工作,都和他们挤在那个小隔间里。工作后每天接近四个小时的通勤时间和大量的工作让自己体力逐渐透支。为什么不自己出去租个离公司近的房子呢?有了这个想法的第一时间就被我妈无情的拒绝了,在我妈眼里年纪轻轻的这点儿苦都吃不了还能干什么,就该趁这个时候能省一点儿是一点,能存多少是多少,就这样我在工作的第六个月时扣掉通勤费、休闲娱乐费及各项生活开支存款已经四位数了,而父母口中的拆迁却已遥遥无期。
之后我们又搬回了那幢舒适的二层小楼,只不过屋内的陈设已经不如从前了。我也辞去了第一份工作,重新回到了一所寄宿制学校,只不过是换了个身份,从此那幢小楼的那个房间成了我心心念念的地方。
此时此刻我又一次回小楼里小住,带着我的孩子,这次我们仍旧没有住进那个房间,因为屋里的那一张单人床已经不属于我和我的宝宝了。这些年除了周休回来住两天,其他时间只能断断续续回来住两天,而结婚后就基本没回来过。
这幢房子和那个房间是我心里最完美的家的样子,可这个家我却从没有真实感受过。
家是什么样子?家应该是什么样的?没有人能给我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