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家都陷入了被动的状态,不能出门,无法复工,看到每天上增的数字又惶恐焦虑起来了,加上群里不时在讨论各种消息,很难让人安心下来正常作息和工作。
刚开始也是这种状态,慢慢的又沉下来心来想,这些消息我是不能改变的,我能改变的是我自己。那么在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又做了些什么,哪些事情给我带来过思考和启发呢?
期间看了润老师在得到的直播课程,对润总的自律和勤奋感到汗颜,7天写了十万字,出了一本书,每天从早上8点半开始一直到晚上10点钟才结束,期间除了休息和吃饭上卫生间,一直在高效率的工作。
三天的直播在白板上写满了手稿,办公设备和效率工具齐全,对这样优秀又努力的人只有赞叹和膜拜。一直在追刘润老师的公众号,他的发文时间一般是在晚上十点左右,这个点刚好正准备休息,所以每天都不会错过,针对疫情他写了几篇有针对性的文章, 比如何如何高效办公,家具建材行业如何自救等等非常实用的策略和方法。
读了几本书,分别是《养育女孩》《清单革命》《知识变现》《造宅记,建筑师理想的家》。
养育女孩让我启蒙教育了孩子的教育是一生的,每个家庭养育的孩子不一样都是由于教育观念和方法形成的,我们除了做好高质量的,身体力行的榜样和随时的沟通和倾听,走进孩子的内心也非常重要。
清单革命讲的是用科学做事的方法可以避免很多失误,作者是位内科医生,在过去很多的医疗事故是手术室内部的操作不当造成的即使是很小的概率,但是对于一个病人来说却是致命的。
作者采访了建造大楼的结构师,项目经理等管控整个大楼的设计和施工的人员,保证不出错的前提都是因为有了一套严密的组织和管理方法,用在室内装修其实也适用,如何让各个施工阶段和材料衔接的更流畅,少出差错,也是值得去研究和思考。
知识变现主要讲的就是如何做一个斜杠青年,作者倡导我们做好自己专业范围内的事情再去做斜杠青年,比如彭小六和剽悍一只猫等等都是先在一个领域内深耕,做到行业的佼佼者,再拓展其他的能力,想要斜杠先做到单杠。
在一月份的时候上了唐忠汉老师的课程,感觉自己对建筑还是了解的太少了,以前也买了几本关于建筑的书籍,印象最深的是彭一刚老师的《建筑空间组合论》和《中国古典园林分析》,是本非常厚的书,啃了好几个月才啃完,对于了解建筑的基本要素和逻辑还是很有帮助。
这段时间看了三集建筑师的讲座,分别是冯果川老师讲安藤忠雄和路易斯康。
安藤忠雄非科班出身,但是在建筑领域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设计的第一个小项目就让他声名大振,他的建筑大多是由清水混泥土做成,有着简洁又自然的美感,对他印象最深的是,为了美可以牺牲功能,比如水之教堂,安藤为了保证最好的视野,室内和室外完全是开敞的,在这里举办婚礼的人觉得非常冷,于是建议加上玻璃,安藤坚决不允许,最后双方争执不下,安上了一片移动玻璃。这样的偏执还有很多,又可爱又可敬。
路易斯康不仅是位杰出的建筑师,更像是一位哲学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神圣感,干净简洁又富有结构的美感。
他固执,不修边幅,脾气古怪,一生由三任妻子,最后却死于一个车站的公共卫生间上,死后还留下了沉重的债务。
虽然流于世上的作品不多,但出手都是精品,他常常在竞赛中败北于我们很熟悉的贝聿铭老爷子手里,贝老爷子自己也承认,虽然自己的作品很多,但算得上的好作品也就那么几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