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一个论坛里,大家在讨论说,我们国人比较重视人文、历史,而西方在自然科学方面比较重视。
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们的历史一直有人在记录,在解读,能够记住历史,就能够不忘教训,让当下的生活更顺畅。
我们还是比较重视历史的。
现在很多大家,就经常用历史中记载的事情来比喻、暗示当下应该怎么办。
在没有深入接触历史之前,但凡看到别人提到历史中的人物事迹,便会觉得这个人真是知识渊博啊,知道那么多,后来看了《史记》等经典书籍后,才发现,原来我们应该感谢那些写史书的人,司马迁同志是首要人物。
我也曾表示,只要把史记里的故事搞清楚,就能立刻把文章的档次提上去。
其实,如果读到一定程度,加入到自己的文章中,就会给人一种涉猎广泛,所知甚多的感觉。
当然,我们并不是需要这种虚荣,但确实是很多人用来提升文章说服力的办法之一。
我也发现一些名人大家也会用历史人物来说明他的观点,佐证他的想法,让人读起来充实有物。
大型电视剧《汉武大帝》就是司马迁《史记》和班固同志的《汉书》改编而成。
如果看了这些原著,再去看视频,会更加有带入感,也会更清楚人物的形象与艺术表演的美感。
如果有时间,想看一些书,想拓展一下自己的思维,历史是比较不错的题材。
领略到历史人物的沧桑,我们才能感知现代生活的丰富与富有。
哪怕是现在农村最简单的生活也好过古人皇帝甚至达官贵人的生活。
现在农村与城镇的差距越来越小了。
但是农村里渐渐有了一种不好的现象,那就是攀比。
在很多村子里,我们会看到很多僵尸车,有些人车买回来,压根就没有开,外面套着防晒衣,就放在那里。
很多人并不需要车,但是左邻右舍都买了,自己也要买一辆,哪怕是不开,放在那里,也要有一辆。
这种怪异的攀比之风在农村很是明显。
城市里相对好一些,因为大家平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时间关注别人怎么样,而且城市里的陌生人太多了,不像在农村,都是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难免相互攀比。
我不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少会写进以后的历史。
但我们每天都在见证着历史。
最近气候也变化多端,很多极端天气频繁发生,让大家都摸不住头脑。
我想,我们不用把太多的精力放在检索时事上,只要把古人好的思想,经典的智慧方法在生活中运用,就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改变。
至于文章,还是要靠内容,而内容文字背后是作者的思想。
思想哪里来呢?
经典书中求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