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世之权变

经世之权变

作者: 张念深 | 来源:发表于2018-12-17 22:44 被阅读1次

古人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看过金庸《倚天屠龙记》的应该记得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不落执念方可游刃太虚,而禅宗又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想想此中境界如此微妙,与不落执念似乎云泥之别,而实又息息相关,互为表里。

《孙子》:“以正合,以奇胜”,《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也反复论述“奇正”之道,在我看来用“奇正”来诠释“权变”近乎为最完美的答案了,而“权”这个字从本意延伸而来,既包含“权衡、权量”这一动作,又包含了中间的“平衡状态”,用兵法来说,即是这中间蕴含着“势”的变化,而凡事又需视势而动,察势、预势、造势,在这基础之上又需顺势而动。孙中山先生说:“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便也是讲这“势”的消散聚合。

孔子又说“极高明而道中庸”,现代人多对“中庸”有误解,实是先人的意思后世曲折辗转贻误太多。孔夫子又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这中间何尝没有“动静”与“平衡”的意思在里面。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动静得宜,便孕育着“势”的转化。

在向自然界学习中,老子想是要博得头魁了,一部《道德经》道尽上下五千年兴衰存亡的定论。儒家学问中蕴含着两条线—明线暗线,想想怕是大部分人一生绕着明线孜孜不倦,却又终南辕北辙不得其意。

鬼谷子说“抵戯”可以用间同时也是自身的弱点,“抵戯”像是临界点,而势在这里发生了转化,所以才有“隙”,而“抵戯”的运用大到国与国,小到人与人的交际,所以说知己识人识势用势的重要!

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圣人得修持与愿景,老子又说圣人无恒心以天下人之心为心。而权变的最高境界也需先立心守心,如金庸笔下的郭靖“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鲁迅先生也有言“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左传》中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可见古人自我修持要求之高。

《孙子》也说“道天地将法”,《鬼谷子》也有个人修持上的论述,鬼谷子通篇也是以老子的“道”为提纲挈领的骨魂,纵横之说也只不过是为了进一步经世致用,鬼谷子中说“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之义,则可与语”,鬼谷子也说“循名而为,实安而完。名实相生,反相为情”,也重视名实相符内在修为。如果说《鬼谷子》是术得应用,那么论“道”的《道德经》这里也必需一提。道德经中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古圣先贤都注重内在修养,诸子百家思想上有相容共生之处,都值得我们细细研磨。

道家有忌三世为将之说,司马迁在《史记·王翦列传》中借别人之口给出了一个解释“客曰:‘不然。夫为将三世者必败。必败者何也?必其所杀伐多矣,其後受其不祥。今王离已三世将矣’”。《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唐太宗说“道家忌三世为将者,不可妄传也,亦不可不传也,卿其慎之”。“兵者,诡道也”,奇正变化无穷,延伸到权谋上也是一样,正像金庸小说中的“七伤拳”一样,伤人必伤己。蒋介石告诫后人不要从政,个中因缘道理想想也皆在其中。

“权变”本义为“权宜应变”,现代管理学中也衍生出“权变理论”,这里我们索性把“权变”理解为“权谋的变化”。《鬼谷子》中“权”、“谋”分为两篇来论述,《孙子》中也有“谋攻”篇。“权变”的核心要义也即对“奇正”的把握,而奇正的理念也是从兵法中衍生出来。孔子说“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殊不知这“随心所欲”也是历经百锤千练,前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知尽人世才可“随心所欲”,实在是各种规矩太熟稔了,或者我们说这就是“年长的经验”,近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又何尝不是在阅遍人世之后的坚守,这也是他们的可亲可爱之处。

我们进一步把权变拆分为“奇正”来理解,似乎读兵法是对“权变”最好的理解。“奇”兵法上理解为“非正规形式/小规模的非正面部队/小规模的非主力部队”,如埋伏半路上的部队、侧翼的部队,“以正合,以奇胜”的意义在于出其不意留有后招,付坚在淝水大败可以说完全是忽略了兵法这一大忌,行军打仗军心动摇“势变”,如果后军用伏兵就是对“势”的补充,便是以“奇”补“正”了。韩信奇袭齐国也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胜”,这也是兵者诡道的实际应用,后世李靖平定东突厥也是“奇胜”的实际应用。

至于“正奇”的守持,“正”我们可以理解为常规情况、一般处理,“奇”可以理解为异常情况、特殊处理,认识了正奇只是对事实的初步判断,还要根据事实的反馈推导出形势的进展或者“造势”来引导事实发展,韩信井陉口之战,便是对这一理念的充分应用,“战必胜,攻必取”背后就是知己知彼、不随意而动,谋定而后动这也是孙子兵法一再强调的东西,也是韩信出兵多多益善的一个前提。

“权变”的实际应用既要知“权谋”,又要知“变”—势的流转,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了,又要不执念一处,无所系不落窠臼,自然千变万化!

相关文章

  • 经世之权变

    古人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看过金庸《倚天屠龙记》的应该记得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不落执念方可游刃太虚,而禅宗又说...

  • 权变

    【自修】-个人领导力十项修炼之九-权变 “领导力”虽然连续三年被领英(LINKEDIN)列为简历中最热门词汇榜单前...

  • 权变

    人只要活着最好不要下定论,因为活人会变,可以随时在变,如果不变那就可以盖棺定论了。有三十年河东转河西,有物极必反的...

  • 民法之物权变动

    物权变动的含义 产生、变更和消灭。三者作为紧密相连的过程而存在。 1.产生:物权与某一特定主体相结合。区分原始取得...

  • 2018-04-29

    经世间多少事,历沧桑几回劫,才换来慈悲之笑长挂。

  • 诚·朴·勇·毅——朴

    朴者, 质也, 少私厚道之谓, 博学经世, 须以朴修身。

  • 素书全鉴(22)

    懂得权变与操控的基本原则 世事如棋局,要懂得权变与操控之术。一方面有助于更好达到自己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有效的...

  • 经常权变

    任何普遍的道德原则都是在各个具体的情境中展开与操作的, 而普遍原则与具体行为相冲突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

  • 诗 | 权变

    权变 经历过人生的严冬 蜷缩成某一条死蛇 即使回春的阳光明媚 也盘不活悲烈的灵魂 颤抖着决定放手一搏 曾经的屈辱幽...

  • 权变美事

    深夜读书,《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的故事。 故事以大团圆结局。 在中国古典道德里,有节有品固然是要宣扬的,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世之权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sh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