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禅修佛、儒、道专题
戒律仪轨是否仅仅停留在表面,未能直抵人心?

戒律仪轨是否仅仅停留在表面,未能直抵人心?

作者: 云峰寺小和尚 | 来源:发表于2018-04-02 16:56 被阅读3次
戒律清规

佛教里有很多仪轨,唱诵、拜忏、诵经、礼佛、忏悔、持戒等等,这些在相上,在形上的仪轨,大家要多重视。

有人认为,宗教的仪式都太过于形式化,表面化,以至于有人说:“哎呀,你看这些教徒,太死板了……”,对此,只能说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想说:佛法的修学,无规矩不成方圆。在没有法度,没有仪式的情况下,人们的贡高我慢,很难降服。所以,我们每天用礼佛、忏悔这些仪式,来降服我们的傲慢、自大等负面的情绪,一心亲近佛法,修持佛法。

一切我们亲近佛门初学的方法、法门,都是为了让我们产生真正的“信”。初入佛门,很多人对于佛法还是将信将疑,很怀疑佛的力量。你对佛不恭敬,对法宝不恭敬,那么你这个信仰其实并不虔诚,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真“信”便感受不到佛法的深邃与殊胜。但是如果你对三宝恭恭敬敬,而非为了表现得恭敬而刻意地去表演,而是由内而发的一个行为,那么佛法便会对你产生不可思议的教化作用。

我慢贡高犹如大山

世人不理解:为什么进入大殿要那么讲究,为什么左进迈左脚,右进迈右脚?是不是太过讲形式了呢?其实,佛法的这些规矩,是为了收摄我们的身心,对三宝产生真正的“信”。这个“信”是什么呢?“信”即信仰,是为了收摄我们的身心,降服我们种种粗重的我执我慢,你可能七天都无法降服,需要七年,甚至七十年……但是在这过程之中你便会慢慢发现佛法中蕴含的智慧。每个人的我慢贡高犹如大山,挡住我们的智慧,模糊我们的视线。所以,在开始学佛的诵经、礼佛时,一定要专心一致,了解菩萨的慈悲,真正深入到菩萨的大悲大愿中。

你想进入佛法这片大海,你必须要真信。你不信,那么你对佛法的经典、教义、思想,不能受益,不能产生一个真正的领悟。所以,信才能悟,真信之后你才能领悟菩萨的慈悲心和悲切的大愿。

初学佛法的菩萨们,要对这些仪轨有清晰的认知,要能真正如律如法的受持仪轨,唯有身体力行的去坚守,你才能从中得到真正的清净自在。

相关文章

  • 戒律仪轨是否仅仅停留在表面,未能直抵人心?

    佛教里有很多仪轨,唱诵、拜忏、诵经、礼佛、忏悔、持戒等等,这些在相上,在形上的仪轨,大家要多重视。 有人认为,宗教...

  • 自律的效用

    对于那些 思想仅仅停留在事物表面, 无法思考深度问题的人, 他们对于“自律”的理解, 也就只能停留在口腹之欲, 流...

  • 爱的十诫

    信仰这东西,抛开终极自由这个命题,剩的无非就是心灵皈依、人生戒律。言行的细微末节,遵循仪轨、心无旁骛,自然信仰得以...

  • 直抵人心的感动

    人世间最直抵人心的感动,大概就是你随便说的一句话,别人却记得比你还清楚。

  • 让创意直抵人心

    创意 创意是一种通过创新思维意识,从而进一步挖掘和激活资源组合方式进而提升资源价值的方法。 策划一场别开生面的求婚...

  • 晨读感悟-变好

    如何拥有直抵人心的语言力量,迅速提升做事效率? 拥有直抵人心的语言力量,迅速提升做事效率。看到标题,就知道小方法肯...

  • 1010......反认他乡是故乡

    佛教、佛学和佛法三者不同,佛教作为宗教,其实,佛教也不算严格意义上的宗教,而是佛陀为学佛人所创立的仪轨、戒律,方便...

  • 《汉化佛教与佛寺》读后

    佛法东来遇沃田, 扎根分蘖两千年。 经文仪轨随中改, 戒律悲心赖印传。 陷苦众生求伟像, 谈玄士子悟真禅。 信佛莫...

  • 《让创意更有黏性》创意,让你的想法直抵人心

    晨读链接点击阅读☞《剽悍晨读:创意,让你的想法直抵人心》 分享的内容分别是何为黏性、知识诅咒和创意原则。创意是否有...

  • 出轨(三)

    如果说直抵女人心灵通道的是阴道,那么俘获男人心的则是他们背部那条敏感而多情的脊柱。 如果说直抵女人心灵通道的是阴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戒律仪轨是否仅仅停留在表面,未能直抵人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exh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