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安娜·卡列尼娜》听后

《安娜·卡列尼娜》听后

作者: 郭灭蚊 | 来源:发表于2025-11-01 22:27 被阅读0次

这本书的收听开启与2025年8月,从香港回来以后,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在小红书上看到电影的CUT,好奇为何一个出轨的女性能够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角色,且不带有负面的色彩,反而被认可为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且这本书还能够成为文学史上的著作。好奇之下,我开始了听读本书。

一个多月时间,便听完了这本书,尽管路上也有听着听着睡着的段落,但总体上不影响对本书的欣赏。记得刚开始的时候,有些意外,十几集过去了,但是主角安娜都还没有现身,倒是她的哥哥和一个叫列文的人,占据着大多数的篇幅,但很快就非常理解了,本书并非重点讲述安娜的感情故事,而是描述沙皇末期的俄国贵族生活,社会的状况以及酝酿的变革,各种性格的贵族先生小姐们的在社会变革中思想的碰撞和变化,他们日常生活状态,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并随着这些矛盾的发展,在情节的描述中,展开了社会生活画卷的描绘。

听到过半的时候,我就感受到这部名著的魅力所在了,即为何它能够在文坛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它就像俄国版的《红楼梦》,既展现了当时社会和传统文化交织下的贵族阶级生活状态,包括贵族内部的差异,又有细致入微的人物心理的描写,每一个角色都那么立体,都有着他/她自己的魅力,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描写简直入木三分,有一点是和《红楼梦》不同的,《红楼梦》通过对话让读者感觉人物的心理,但《安娜》却用了大段的人物独白,完整地展现了人物内心的矛盾、痛苦、欢乐,对安娜、阿里克谢(安娜老公)、列文、吉蒂、达丽亚等多个人物均有思想活动的详细描写,甚至还有小孩子谢廖沙(安娜儿子)和猎场的一只狗的心理描写,真的要惊叹于列夫·托尔斯泰的笔触,如何能够如此深入地了解到那么多不同性格的人的心理呢,他/她们的社会角色、个性以及立场是如此的不同,但作者却都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忧愁、期盼、内心追求都是什么,然后以他们的口吻叙述出他们的内心情感,让读者能够理解到每一个角色,就仿佛是读者自己的不同侧面,又或是自己和自己的家人,既理解尊重又互相博弈。

说到内心的情感,回想起来,作者对快乐的感情描绘的少,痛苦描绘得多,无论是安娜、列文、阿里克谢还是达丽亚,他们的内心总是痛苦和矛盾居多,快乐短暂,仿佛正是人生的常态,不如意事要占到十之八九,无论是男是女,是美貌还是普通,思想的矛盾与斗争总是伴随着每个人的。不知是否是我在近期的心境如此,所以感受会更深。人总是要一直去思考活着的意义的,总是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调整自己的追求的,只为找到一个奔头一些希望,能让自己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力量,让自己认可自己,每天是在朝着更有价值的未来前进的,尤其人到中年,退去了无知无畏的朝气,找到方向和意义就有如黑夜里的指明灯一般重要,即便深知这个世界的规则和残酷,也依然要为自己找到一个方向和慰藉,因为这是能让自己开心,和活下去的最重要的支撑。

主角列文一直在寻找,都说列文就是作者本人的视角,临近结尾,列文似乎找到了,想通了,不再痛苦,大概作者也是在矛盾中逐渐悟透人生的意义,不再纠结和痛苦了。但安娜的角色,则不然,她一样尝试寻找人生的意义,但却失败了,都说她是最富有反抗精神的角色,她最终选择了自杀,结束她的精神痛苦,是时代对女性的禁锢造成了她的悲剧吗,是她个人角色的极度敏感和聪慧造成了她对人性的失望、对爱情的失望,最终造成了她的悲剧吗,我想都是的,且主要是这两方面原因了。可见,一个人敏感聪慧,而又无用武之地,无处交流沟通,且背负了社会舆论的压力,以及情感的压力时,她的痛苦将会成为生命不能承受的重量,或许她不那么聪敏,或许社会给她一个职业出口,或许她多一个倾诉的对象,都不至于冲动酿成悲剧。

大多数普通人,或许都会遇到这样的阶段吧,情绪低落,难以快乐,但都不如安娜那般绝望,她对情感和生活质量是“高需求”人群了,但在最难的阶段,坚持,探索,总归是能够帮我们找到未来的路的,大概率未来的路上还有快乐,毕竟谷底之外,一切都是高峰。

我非常庆幸自己能够在这个阶段读到《安娜》,如果是两年前,或许我会自负地评价一下《安娜》飞蛾扑火的爱情,或是列文保守固执的个性。但现在更多的是理解了,人生百态,各自修行,读过以后留下的更多的是对一个时代的一个阶级的生活状态的印象,即俄国沙皇时期的贵族,那些男女老少他们每天都做些什么,并且深刻感受到社会环境、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和禁锢,时代深深地烙印着当下的每一个人,个人难以对抗,当我们一不小心或是命运安排站在了时代的对立面时,人生举步维艰,我们能够做的是尽量避免被对立,因为那太难,如果无法避免,那么请爱自己,活在你自己的宇宙和世界,让自己快乐,这就是生命的意义。最后要感叹,名著不愧是名著,总是跨越时代,冲击到人的内心,因为至真实、至真诚、至勤奋,便能构筑价值。

本来要写《安娜》,但却写成了自己内心的独白,但这就是写作的意义了,不是吗。

2025-11-02

相关文章

  • 20220402《安娜·卡列尼娜》

    20220402《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观影有感 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上流社会的贵妇,一直生活在丈夫卡列宁...

  • 《安娜·卡列尼娜》:19世纪俄国上层贵族的众生相

    《安娜·卡列尼娜》,列夫·托尔斯泰著于1873~1877年,距今140多年,主要写俄国贵妇人安娜·卡列尼娜的婚...

  • 106. 比谁都美的女人

    在《安娜· 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通过吉娣的眼睛描写了一位比谁都美的女人——安娜· 卡列尼娜。 吉娣见到安娜,还没...

  • 安娜.卡列尼娜后传

    安娜.卡列尼娜后传 安娜卡列尼娜站在引路天使面前,等待着天使将其带入地狱或天堂。 天使对安娜说“自杀的人只能送进地...

  • 舞剧《安娜卡列尼娜》(艾夫曼芭蕾舞团)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的鸿篇巨作《安娜卡列尼娜》让我们认...

  • 《创意写作》读书笔记(二十六)小说的开头

    小说开头的重要性,以经典名著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为例。 我们读者读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仅...

  • 当爱情面临道德,安娜到底是对是错

    ——读《安娜.卡列尼娜》有感 大概是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尽相同吧,初读《安娜卡列尼娜》,艳羡这个美丽的女子...

  • 我读《安娜.卡列尼娜》

    我读《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悲剧,一个由婚外情引发的悲剧。 安娜原本有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家庭,...

  • 浅谈安娜·卡列尼娜形象

    引言 安娜·卡列尼娜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小说中的主人公。在贵族思想根生蒂固与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下...

  • 清醒去爱,当心成害

    这是我看过意大利电影《安娜卡列尼娜》想到的一句话。 安娜卡列尼娜,身为贵族伯爵夫人,生活优渥,位尊人前。但是她不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安娜·卡列尼娜》听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fnx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