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七本书 读书笔记

《定位》这本书号称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通读全书,合书瞬间大脑闪过两个字“取舍”。本书告诉我们永远不要有“想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这一想法,鱼与熊掌只能任选一种。定位是战略范畴,是确定我们将去往何处,方向一旦确定就最好不要改变,随机调整的只是战术,是走哪条路,以及如何走。产品需要定位,人生更需定位。只有确定方位,我们才能到达彼岸,否则就会如大海上迷失航向的帆船,只能没有尽头的颠簸与飘零。
一 全书概述
何为定位呢?定位从产品开始,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但是定位不是围绕产品进行,而是围绕顾客的心智进行,也就是说,要将产品定位于潜在顾客的心智之中。
为什么要进行定位?这源于我们处在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现如今媒体爆炸,产品爆炸,广告爆炸……而人们只能接受有限的感觉,一旦超过某一极限,脑子就会一片空白,失去正常的功能。要想成功营销,就是要有选择性火力集中于狭窄的目标细分市场,削尖信息,切入人们的心智。在信息时代,产品是工厂里制造出来的,品牌是在心智中打造出来的,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制造品牌,而不是产品。

如何开始一个定位项目?可以通过六个问题,帮助人们理清思考的过程,找到头绪。
第一个问题,你拥有怎样的定位?
定位需要逆向思维,需要从潜在顾客开始,而不是从自己开始,不要问自己是什么,要问自己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你想拥有怎样的定位?
人们想要太多占据定位太广泛,这样定位很难在心智中建立。聚焦是定位的关键所在。
第三个问题,谁是你必须超越的?
不要对市场领导者进行正面攻击,要绕过障碍,比穿过它要好得多,最好选择别人没有完全占据的定位。
第四个问题,你有足够多的钱吗?
如果资金有限,在一个城市花足钱比在多个城市捉襟见肘要好得多,如果在一个地方成功了,就可以在其他地方推广了。
第五个问题,你能坚持到底吗?
定位需要积累,利用的是广告的长期性,需要年复一年的坚持。
第六个问题,你符合自己的定位吗?
有创意的人通常不接受定位思想,因为他们觉得这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但是创意本身一文不值,只有为定位目标服务,创意才有意义。
定位的游戏规则是哪些?首先必须理解文字。通过选择那些能够引发人们想传达之意义的文字。其次必须理解人。词语是触发器,它能触发埋藏在人们心智中的含义。在此必须对变化保持谨慎态度。同时要有眼光,有勇气,要简单,要精明,要客观,要有耐心,要有全球视野,要他人导向。

二 定位随感
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地方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给自己去定位?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在生活的定位是什么?你能用一个概念来概括你自己的定位吗?
作者说:要能犯错误;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一试;定位之前要起一个好的名字;要学会以你所处公司为平台,找一个值得追随的上司;拓展生意上的朋友;拥有好的想法以及保持信心。
读完《定位》突然想到如果要给自个定位,就是在额头上贴一个鲜明的标签,当然这个标签最好是自己主动张贴,如此,未来才能尽在掌握之中。这也叫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将定位与实际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相联系,真的发现很多优秀的企业或者个人,能脱颖而出的确是凭借初期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战略。比如网络上拆书讲书栏目很多,如“剽悍晨读”每天六分钟纯干货分享、“逻辑思维”用五十分钟的时间借由大量案例讲明观点或道理、“时间与罗盘”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从书籍作者讲起,讲到书的具体内容再溶入讲书人个人观点。细品下来,同是讲书,却各有各的定位。再如网购时,我们买书在当当,购家电在京东,买衣服上唯品,吃喝娱乐找美团。不求十全,方显定位。

三 金句摘录
1、广告就是实践中的心理学。
2、当你想为一个产品,或是你自己的优点进行传播时,你必须把问题本质找出来。这个问题不要在产品之中,或者你自己的心智中寻求解决之道,答案存在与潜在的客户心智之中。
3、在传播上,多则是少。
4、每一则广告都是对品牌形象的长期投资。
5、心智有一个针对现有信息的防御机制,它拒绝其所不能运算的信息,它只接受与其状态相符的新信息,把其他的一切都过滤掉,简而言之,你看到的是你想看到的。
6、任何广告的首要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期望值,造成一种假象,即该产品或服务,产生你期望看到的奇迹,而转眼间,奇迹就出现了。
7、最好的广告标题,不要把话说尽,最好的标题总是能让读者说出某个词语或短语,使意思更完整,正是这点事,广告引人入胜。
8、彻底失败往往可以胜过勉强的成功。失败者往往认为问题的关键是更加努力,一家处于败势的公司,再努力也不会有多大的成效,问题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何时做。
9、消费者就像一群小鸡。
10、定位行动,最终目的应当是在某个品类中取得领导地位。
11、想要找到空位,必须具有逆向思考的能力,反其道行之,如果人人都朝东走,那你看能不能找到空位朝西走?
12、只要能创立一个你就是第一的认知,你不是第一也能成功。
13、传媒业就像个长舌妇,他们靠坏消息,而不是靠好消息为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