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吕祖道德经释义
吕祖道德经释义·将欲噏之章第三十六章

吕祖道德经释义·将欲噏之章第三十六章

作者: a463cc15b18a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06:59 被阅读8次

将欲噏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夺(有本作“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此章是盗天地之真一,阴鼎阳炉,刚火柔用,自知其密,纯粹精微底意思。“将欲”二字,将尽而未尽时候,未得先天之初,欲深息聚气,时含太和而噏(同“翕 ”)之,噏,合聚也,将欲合聚真一,必先张侈于外,张侈定而后噏,保合太和,含弘万象,混一而成,必先属身心。身心定,而后含光内照,则真一之炁疆(同“ 强”),炁充足,然后以和柔之,“将欲弱之”,必先待噏而强之之后,然后充满,方才以和制之,使其纯一不杂,含太和柔之,是二、八月之候也,卯、酉之时也,无寒无暑,充和一炁,谓之弱也,得之矣。从有中而返无,欲废之矣。将欲废之先,必先兴起于中,充满四处,而后以和废之。废底是有质无形之物,不但要炼去有形底,连是质底(的)要尽炼去之,而成光,炫灼于内,恐光散去,而欲夺之,必先兴之以和。将欲夺之之先,以和而合天之化机,噏而聚合于一处,从中起于上,从上见于空,如鱼潜于渊一般,温温一性,包裹命根,虚见天心,谓之“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是疆(强)也;国之利气,是明也;国之利器,是刚也;国之利气,是微也。明明能以柔制刚,微则能以弱制疆。不明不微,为国之器;明也微也,为国之气。刚疆故多利,利则有害于身;柔弱亦多利,利则有益于己。刚疆之利,不公多害;柔弱之利,和平多益。只自知也,自明也,入于玄,知不知为知,明不明为明。己之不知不明,安能示与人,入于湛寂,合于真静,如此之微,如此之妙,玄之又玄,可以示人乎,故不可以示人。

相关文章

  • 吕祖道德经释义·将欲噏之章第三十六章

    将欲噏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夺(有本作“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

  • 初识《老子》第36章

    第三十六章五十九言 【文】 傅奕《道德经古本篇》第三十六章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

  • 柔弱胜刚强

    ——《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三十六章全文: “将欲拾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去之,必固与之。将欲夺之,...

  • 极盛转化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原文译文/古文典籍大全)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柔弱刚强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

  • 2019-07-14

    《道德经》 第三十六章大智微明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

  • 道德经 第三十六章

    2013-06-04 03:21:24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xi)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

  • 20190107第220《道德经》36——56

    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原文及译文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

  • 夏德元:中国格言漫话之 柔弱胜刚强

    这句格言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吕祖道德经释义·将欲噏之章第三十六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blz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