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许多网友都在写关于新年的事情,好像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里已经根深蒂固, 一到了腊月就必须为过年忙碌似的。回头去看,那些年腊月里的忙碌,应该才是生活中真正的、最本真的烟火气。
这几年,大家忙归忙,但是我个人忙工作的多,越来越觉得过年冷清和寡淡,没有那么浓浓的年味儿了。许多人在外地工作也好,准备去旅行也罢,再不是我们小时候那样。
我们那时候,为了期末考试挑灯夜战,看似辛苦,实则满心期待着寒假的到来,仿佛只要熬过那几张试卷,就能一头扎进年的怀抱。
考完试,呼朋唤友冲向水库滑冰,脸蛋冻得通红,笑声却能冲破云霄,摔得屁股生疼也毫不在意,手中紧紧攥着鞭炮,兜里揣着舍不得吃的糖果,眼睛还盯着街边新摆出的年画,每一样都是年的馈赠。
跟着大人去置办年货更是乐趣无穷,集市上人头攒动,讨价还价声、吆喝声交织着。摸摸崭新的布料,想着新年穿上新衣的模样,心里甜滋滋的;看着大人们精心挑选着供奉祖先的祭品、寓意吉祥的年画,耳濡目染间,觉得这些民间习俗非常的重要和必不可少。
回到家,厨房里热气腾腾,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和面、剁馅、包饺子,小小的饺子里包进了对来年的祝福,每一个褶皱都藏着温馨。
感觉腊月过得很快,还没准备好,就到了除夕。那天早早起床,贴春联时,帮父亲扶着梯子,仰头看着那大红的纸张、飞扬的墨字,心中涌起莫名的庄重;大人们扫着院子,但是我们几个却不管这些,在院子里,大街上响炮,鞭炮声中嬉笑打闹,穿梭在邻里之间,互相炫耀着手中的“战利品”;
天黑出去玩,一定要穿好新衣服,尤其男孩,等很晚了回家,一准儿被鞭炮烧破了新衣服,但是这天开始不能骂人,所以大人也拿这个没办法,瞪着眼睛心疼衣服。
看着春晚,守岁。眼皮直打架,却强撑着不肯睡去,为的是能第一个迎来新年的曙光,也不脱衣服,盖了毛毯打个盹儿,醒来看到家人的笑脸,也觉得无比踏实。
而现在,岁月流转,生活的节奏快得让人喘不过气,工作占据了太多时间,哪怕到了腊月,也只是机械地在网上下单买些年货,少了那份亲手挑选的热忱。
视频通话里看着家人包饺子,虽能感受到温暖,却没了围坐一起动手的亲昵;窗外的烟花依旧绚烂,可内心却平静如水,再难寻小时候那份单纯的激动。我们在成长的路上一路飞奔,却不小心遗失了曾经最珍视的年味儿。
或许,是时候该停下匆忙的脚步,在这腊月的时光里,重拾那份初心,哪怕只是学着小时候,认真地写一副春联,精心地准备一顿年夜饭,带着孩子去逛逛已经陌生的集市,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份传承千年的喜悦。
让腊月重新变回记忆中最有盼头的时光,把那些失落的年味儿,一点点找回来。毕竟,那是我们心底最柔软、最温暖的角落,装满了童年的欢乐与家人的爱,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回味与守护。
小时候--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