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Erin,我们继续学习《认知天性》,今天学习第五章。
这一章谈到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什么是心智模型呢?我们来看几个简单的例子。
做题时,同一类型的题目,有相同的解题步骤;开车时,有固定的开车技巧;跳伞时,有一致的操作流程。
这些都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你自己或他人总结出来的心智模型,简单来说,就是动作套路。
查理·芒格是运用心智模型解决问题的鼻祖。他给出了这样的定义:“长久以来,我坚信存在某个系统——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它比绝大多数人用的系统管用。你需要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习框架。有了那个系统之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所以心智模型有助于我们提高对事物的认识。那我们怎么把它应用到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上呢?
我们常说,有效的学习方法,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所以,我们在学习学科知识的时候,要先尝试总结出这个学科的基本规律。
比如,我们学习英语,传统的学习方法是背单词、学语法,然后不断考试。但是,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英语只是一门交流工具,它跟中文、日语、韩语都是一样的,都具备语言的基本功能,如果我们能从语言的功能出发,搭建一个学习语言的框架,再利用框架去学习英语,这就相当于掌握了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一旦有了框架,不但学习英语,其他的语言学习也会变得更加简单。
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华为的任正非任总用物理学中“熵”概念指导公司经营,引入物理学的耗散结构指导企业管理,制定组织战略时,提出要借鉴李冰千年之前建造水利工程都江堰时提出的“深淘滩,低作堰”理念。
这些都是心智模型积极的一面,它有利用我们在做判断时,摒除“杂音”,从而提高我们的效率。当然它不全是好的,因为有时候会限制我们的思维,所以我们要培养一种能力,分辨什么情况下心智模型适用,什么情况下不适用。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启发,我是Erin,明天不见不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