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九班整本书阅读
《围城》中知分的形象

《围城》中知分的形象

作者: 洪浩杰zx0944 | 来源:发表于2019-05-04 19:08 被阅读50次

  再一次评析《围城》,与上次不同的是,我已看完了这本书。读完这本书,内心情感真的是交杂万分。有对方鸿渐的不满,有对孙小姐的同情,也有对赵辛楣的佩服。

  《围城》这本书的背景是旧中国,书中大部分人都可以体现出旧中国的腐朽与黑暗。书中的知识分子也大多反映了旧中国的状态。

  首先先说方鸿渐,这是本书的主角,因此对他的心理活动描写也是最为细致的。作为一个海外留学过来的人,他即便在国外待了许久,但回到中国后仍遵守这死板的规矩和不科学的风俗。他代表着懦弱无能这一类的知识分子。他在情感上喜欢着唐小姐却迟迟不敢和苏小姐撇清关系;他在学习上因学无所成而花钱搞了张假文凭;他在事业上明明有着海外留学生的身份却接受了远在湖南的三闾大学的聘约,这无不体现出方鸿渐的懦弱。钱钟书老人家在书中借着赵辛楣的话对方鸿渐的评价是:“你不讨厌,可你全无用处。”说明了方鸿渐注定是无法立足于这个社会,只因他的胆小懦弱。

  接着我们说说苏小姐。苏小姐代表着典型的爱慕虚荣的这类知识分子。在一次聚会上,方鸿渐无意间道破了苏小姐的诗是抄袭,可苏小姐却一直抵赖,身为法国留学生,没有一点诗词天赋,却一直装作文笔极好的女学生。即便是后来方鸿渐与她撇清关系后,她嫁给了同样写诗令人作呕的曹元朗。后来,方鸿渐和孙小姐从湖南到香港度蜜月,碰到了苏小姐,这时的苏小姐虚荣之心是最明显的。她外表光鲜亮丽,谈吐间透露出对孙小姐的讽刺。苏小姐在钱钟书老人家的笔下把爱慕虚荣这个形象描绘的一清二楚。

  下一个是赵辛楣,赵辛楣代表着那一类不受旧中国束缚的知识分子。在文中,并没有太多描写赵辛楣的情感,也就只写了他对苏小姐的感情。而即便是他后来写信给方鸿渐说他结婚了,作者也没有深入写下去。书中更多的是写他在事业上的成功。确实,和方鸿渐比起来,赵辛楣更加勇敢,敢于追求,敢于拼搏。不管什么时候,赵辛楣总给我一种自信,意气风发的感觉。他不受束于旧中国的腐朽死板,他敢做敢闯,成功闯出了一片天地。也许正是因为这样,他才能逃离围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最后便是崇洋媚外的知识分子。无论是谁,只要出国留学,你就会受到大家的瞩目。在文中,许多知识分子都喜欢嘴上挂着一大堆国外的文化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博才。甚至有的人讲话还得在其中夹杂着英文。但是钱钟书老人家却评价:“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围城》中,知识分子的形象有很多,但大多数人却仍带着腐朽无能的气质。也许,这也正是钱钟书老人家所要批判的吧。

相关文章

  • 《围城》中知分的形象

    再一次评析《围城》,与上次不同的是,我已看完了这本书。读完这本书,内心情感真的是交杂万分。有对方鸿渐的不满,有对...

  • 《围城》中知识分子的形象

    钱钟书在《围城》中成功塑造了形形色色的病态知识分子形象,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中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知识分子的“...

  • 《围城》中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初读完《围城》,感觉到《围城》的确如钱锺书先生序中说到的是“锱铢积累”地写完的,这其中也包含了许多“锱铢积...

  • 知识分子形象分析

    《围城》中知识分子的特征分析—苏文纨 高宇健 《围城》中有许多人物和角色是知识分子。尽管他们中有人是“假”知识分...

  • 正职与副职

    钱锺书的《围城》对正副职作过形象的比喻,这形象地说出了他们的“同”与“不同”。 《围城》对正副职作过形象的...

  • 一个知识分子的迷茫与彷徨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所著的长篇讽刺小说。他展现了抗战时期中知识分子的众生相,刻画出一个个独特的人物形象,展...

  • 《围城》淡中知真味   不宜认真

    初读《围城》是在十年前,正值初中暑假,书看了没有一半就丢在了一旁,那时年少稚嫩,总觉得晦涩难懂,字里行间莫名的隐喻...

  • 个人介绍

    在写作群里,因为承担了开班仪式中文稿助手的工作,准备整合当晚嘉宾的分享文稿,经班长提醒获知,其中知名形象设计师的分...

  • 《围城》

    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围城》,生动的塑造了一个围城形象。这个围城可以是你期盼已久又后悔困于其中的婚姻;可以...

  • 李梅亭

    ———《围城》人物形象分析 摘 要:在钱钟书的讽世巨作《围城》当中,描写了这样一群人,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城》中知分的形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csfo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