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致谢并侵删
今天继续看小说《天官赐福》,约六十页,由于时间有限,阅读速度较慢。在这一阶段,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搭建的场景。
第一个场景是风沙中的岩石,文中写到:
原来,这块岩石背风的一面,有一个洞。这洞足有二门之宽,高度则比一门要略矮些,但是成人一弯腰低头,也足够进去了。洞口并不规整,歪歪扭扭的,但也不像是天然形成的,可能是人工胡乱开凿的。谢怜一进去,发现这块岩石几乎被挖成空心的了,洞内空间似乎不小,但里面较黑,他也没有再里面四下探索,只在光照得到的地方先坐了,拍掉若邪身上的黄沙,缠回手腕。
就像武侠剧一样,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狭小空间,无疑是发现武功秘籍、隐世高人之地,以展示故事的“奇”,果不其然,漆黑之中,掌心托火,可见石板,而且上面有字,悬疑重重。
随后,幽幽之火还照出肌肉僵硬的人脸,还不止一个,以展示故事的“惊”,让人心中为之一震。
在这惊奇之中,情节得以推进,也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心。
第二个场景是罪人坑,文中写到:
整个罪人坑就是四道高墙包围而成的。每一道高墙,长逾三十余丈,高逾二十余丈,每堵墙厚度约有四尺,森然耸立。四堵墙的中间,围出了一个四方的巨大空间,其上没有任何可供站立的平台或横木。天色已晚,黑漆漆的完全望不到底,只有阵阵寒气和血腥之气,不时从深不见底的黑暗中飘散上来。
可以说,作者的描写是非常具体的,仿佛这个恐怖的地方就在眼前,我也随之联想到小时候看的《封神榜》,里头也有一个苏妲己迫害忠义之臣的地方,不寒而栗之感扑面而来。
同时在这个地方,作者的笔下还描述有倒挂的尸体、蝎尾蛇、吃人的恶鬼等恐怖的事物,使得场景更加立体生动。
当然,故事的主线一直都是环环相扣,一个疑惑解开的同时,又抛出一个更大的疑惑,阅读的期待值直线上升,甚至是欲罢不能。其中,故事剥离出的国仇家恨、仙人道义,值得读者深思,也是一种升华。
在这些跌宕起伏的故事中,主角的形象也越来越清晰和丰满,感情线在若隐若现中向前发展。
从写作方面,我得到一些启示的同时,也不得不感叹作者对故事的精心布局,以及其扎实的文字功底。
继续看书,继续写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