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告别春天,夏天开始。以下是关于立夏的介绍:
时间:每年阳历5月6日前后,当太阳黄经为45度时,为立夏时节。
气候特点:立夏时节,北半球昼长夜短更加明显,气温回升。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8℃-20℃上下,仅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如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真正进入夏季,东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区这时才刚刚进入春季。江南正式进入雨季,华北、西北等地区气温上升较快,但降水不多。
物候特征:中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初夏时节,首先可听见蝼蛄(青蛙)在田间的鸣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瓜果藤蔓和各类野菜争相出土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据《二十四节气花信风》所载,立夏花讯为:一候芍药,二候玫瑰,三候康乃馨。
农事活动:此时是农作物播种、生长的重要时期,如大江南北早稻插秧,农民还要进行施肥、耕田、锄草等劳作,同时要注意通风降温排湿,防治病虫害。对于已成熟的春花作物要及时抢晴收割。
节气风俗:有迎夏、称人、吃蛋、吃立夏饭、尝三鲜、饮茶等习俗。例如古代帝王会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举行迎夏仪式;立夏吃罢中饭后,人们会在空地上架起一杆大木秤,秤钩上挂一把椅子,大家轮流坐到上面称体重;立夏日孩子们胸前会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还会进行“立夏斗蛋”等民俗活动。
中医认为,立夏后,人的心阳会逐渐旺盛起来,此时应留心守护阳气,着重健脾祛湿,养心气,守心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