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只有两位皇帝是平民出身,他们就是朱元璋和刘邦。但刘邦比朱元璋好一些,因为刘邦当过亭长。
刘邦是汉朝历史上的汉高祖。刘邦已经当上亭长了,他为什么还要造反呢?这就要说一说秦朝的暴政了。
在秦朝还没有统一天下的时候,士兵们外出打仗,除了盔甲以外的衣服都要自备。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百姓们的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秦始皇要给自己修陵墓,还要把燕、赵、秦的长城连接起来。此外,秦始皇还动用了数十万大军,发动了对百越地区的征讨。秦朝的百姓还要服兵役,从17岁开始,通常要服役到56岁。除了服兵役,还要服劳役,参加修长城、修陵墓等等,干些苦力活。而且秦朝的法律有严格的规定,如果修建筑的农民不能按时到达服劳役的地方,按法律规定最重的可以判死刑。服兵役的人去北方是对付匈奴,九死一生。这么严酷的法律,令百姓叫苦连天。
刘邦有一次刚好送一队农民去服劳役,路上有很多农民逃跑,刘邦想就算按时到达地点,自己也会因为失职被杀,于是干脆在半路上把农民都放了。有十几个农民不愿意逃走,甘心跟随刘邦。刘邦就带着他们逃进了一座山里,这座山地形险恶,秦朝的官兵轻易无法进来。附近的农民听说了,都带着锄头之类的东西过来投奔刘邦。又过了一段时间,陈胜吴广起义了,全国各地都开始起义,刘邦也趁机揭竿而起。这个时候,刘邦知道自己实力还不够对抗秦朝,于是他投靠了原来是楚国贵族的项梁。又过了一段时间,项梁战死,刘邦也脱离了他的队伍,带着自己的队伍发展壮大,最终攻入了秦朝的国都。秦朝最后一位皇帝子樱投降,宣告享国十五年的秦朝灭亡了。
后来,在张良的建议下,项羽封刘邦为汉王,把他的地盘分到偏远的巴蜀之地。刘邦为了向项羽表示没有想与他争夺天下的意思,就烧毁了通往关中的栈道。刘邦在巴蜀带着队伍发展壮大,又过了一段时间,刘邦觉得自己的实力足够与项羽争夺天下了。刘邦首先想夺取关中,但这并不容易,因为通往关中的栈道已经被他下令烧毁,于是他派大将韩信率兵攻打关中,很快就占领了关中,然后开始对付项羽。著名的楚汉之争终于爆发了!一开始刘邦节节败退,若不是有萧何为后勤提供保障,刘邦可能已经成为项羽的俘虏。在后来的几年里,双方各有胜负,但是刘邦的很多家人都成了项羽的俘虏。但是刘邦步步为营,越打越强,项羽则越打越弱,举步维艰。又过了几年,著名的垓下之战终于爆发了。大将韩信对项羽进行合围,项羽最终在乌江边自刎,他死之前还说:“这是老天要亡我,不是我不会打仗。”——项羽啊项羽,你到底要骄傲到什么程度?
最后,刘邦举行了登基大典,并且定都长安,刘邦的故事就是这样。我喜欢刘邦的故事,我给五星好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