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让你我变近,我可以随时了解你的生活,也可以随时去联系你,但是同时也让你离我很遥远。在手机不离手的年代,到底要不要追求秒回,从发出的文字里读你的心思,靠表情包表达心情呢?
还记得学生时代,网络不发达,我和同学拿着小灵通靠着发送短信聊了一下午天,也不知道为啥有那么多话可以说。以前没有聊天工具,连通讯电话都弥足珍贵的年代会通过手写信的方式匆匆一面交给对方来说出自己想给对方说的话。现在,网络发达随时随地可以联系,从语音通话到视频聊天,但是好像我们变得更遥远了不是吗?话题不知如何开启也害怕一厢情愿的打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安全社交范围内。如果可以的话,我愿意花点时间和你相处,我们不在网络世界里相遇,也不再相约王者峡谷,就在现实世界里见面吧。
之前觉得遇到挫折我简直尴尬到在这个城市生活不下去了,时间久了觉得当初过大的放大了自己的感受。其实世界很大,大到删掉微信你我就各自陌路再也联系不到了,再也不会相见。同时世界很也小,小到没认识你之前原来你距离我这么近。
以前跟不上潮流,同学要我的QQ号我却从来没机会登过,上了大学以后才使用的社交网络。还记得当时深夜我把好朋友的QQ空间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了解了对方一些我并不知道的过去而更加理解当时的对方。到现在满屏的三天可见,你还记得你QQ里、微信里的第一批好友吗?
从前车马慢,在递出信的那一瞬间是仿佛是递出了书信人的一颗心。纸短情长,想多说纸张却装不下,然后再小心翼翼异常珍惜的投递进邮筒,等啊盼啊收信也欣喜万分。可能那种感觉已不复存在了,就像当初许了来日方长,到头来却有几人书信来往?
其实我挺喜欢手写信的感觉的,如果有条件我也会写了送给朋友,比如在朋友的婚礼和生日。因为我觉得亲笔书信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甚至于有时候没条件微信也会小作文。虽然有人说长篇大论皆为输家,从此之后便三缄其口。信息爆炸时代,微信霸占了我们的生活,当然也包括一些工作信息的绑架。有时候也害怕突然跳出的灵魂拷问“在吗?”害怕让别人看见想要有隐私的一面,时间久了可能朋友圈都变得“塑料”了起来。
我想既然如此,在科技发达的时候,在相见变得容易的时候,在能四目相对时双方能不能再真诚一点呢?
总说以后有机会,来日方长,畅想好了未来,总觉得有缘兜兜转转还会遇见,这到底是敷衍者的托词还是对自己残留最后一丝幻想的安慰?做“即行者”去做想做的事,去见想见的人,世界上的缘分会越来越淡,因为饭吃一顿少一顿,人见一面少一面。有些没有预知的告别,就是最后的结局。
会者定离,一期一祈。勿怀忧也,世相如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