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思齐书架读书
雾霾天,重读《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雾霾天,重读《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作者: 禚召伟 | 来源:发表于2017-01-06 17:14 被阅读22次

       2017年已经过去了一个礼拜,而连天雾霾的北京城还没见到过太阳。这次的雾霾,要说与以往有何不同,除了持续时间特别长,那就是对民心的摧毁了。国内外舆论一片沸腾,悲愤之声不绝于耳。庙堂之高,江湖之远,都在追问,甚至控诉,中国人还要在这要命的空气中生活多久?

        2008奥运年,北京空气最好的那一年,美国地理学家贾雷德﹒戴蒙德的另一部畅销书《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在中国出版。关注环境史的读者想必对戴蒙德教授都不陌生,他的名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经常被列进大学生必读书目之一的经典之作。

        《崩溃》一书探讨了人类社会消亡的原因,作者列举了数个古今社会崩溃的案例,从复活节岛、玛雅到格陵兰维京,再到今天的卢旺达和海地,归纳出五个因素:生态破环、气候变更、强邻在侧、友好的贸易伙伴、社会如何回应生态环境问题。作者认为,通过这五点框架基本可以解释大部分的文明社会的败亡。

        本书出版后,曾引起一小阵热潮,但很快就销声匿迹。我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本书与《枪炮》不同,不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观点也并不是那么新奇,甚至可能有几分悲观。虽然,戴蒙德教授给自己定位为“谨慎的乐观派”,但他却不愿意接受很多乐观主义者的观点,那就是“环境问题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解决”。这位在新几内亚的丛林观察了一辈子鸟类的大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

        由于当前的人类社会过着不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不管用何种方法,世界的环境问题都必须在今天的儿童和青年的有生之年得到解决。唯一的问题是,是以我们自愿选择的愉快的方式来解决,还是以不得不接受的不愉快的方式来解决,如战争、种族屠杀、饥荒、传染病和社会崩溃等。

        值得注意的是,戴蒙德教授在本书中用了一整章的篇幅来分析中国,这章内容的标题是《中国:摇摆不定的巨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大国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中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者认为,中国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迫在眉睫,不仅在于中国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还在于中国历史的特色之一就是“摇摆不定”。在《枪炮》一书中,作者曾经讨论过,中国的海岸线平直,地形平坦,没有葡萄牙西班牙那样的大型半岛,也没有不列颠爱尔兰那样大的岛屿,因此在秦朝完成核心疆域的大一统后,两千年时间基本维持了统一局面。中国的政治统一能够使统治者在广大的区域内施行政策,统一使得中国能够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就派遣世界上最先进最庞大的舰队出使西洋,也会因为皇帝一声令下而彻底解散,并将海外殖民地拱手让给微不足道的欧洲小国。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工业革命会遭到扼杀的深层原因。

        统一给中国带来的是优势与风险并存。但在环境和人口问题的重大决策上,中国仍然采取的是摇摆不定的态度。一方面,在计划生育和禁止砍伐森林方面,中国政府是铁腕治国。而另一方面,由于过度追逐经济发展,中国政府以GDP考核官员政绩,导致的是全国范围的环境灾难。戴蒙德认为,如果中国政府将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置于经济之上,中国的未来仍有重大转机。

        但又一个十年过去了,戴蒙德教授仅有的这一点乐观也并没有实现。正如作者所说,中国目前环境问题的后果,有一点确凿无疑:即因为时间差和环境破坏不断加剧的缘故,所有事情在好转之前将变得更为糟糕。或许,我们就处在这个变得好转之前的糟糕阶段,就好比黎明前的黑暗。问题是,这个好转要持续多久?是否要牺牲我们一代人的生命健康?还有,戴蒙德教授不断提及中国的这把双刃剑,统一,在阶层利益犬牙交错的当代中国,还能发挥多大的效力?既得利益的难以撼动,民众逐渐失去信心,改革政令还能不能出得了中南海?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如若不然,或许我们就得选择以“不得不接受的不愉快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大家关注我的专题《思齐书架》或微信公众号,分享有思想有趣味的历史人文类书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雾霾天,重读《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kx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