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崂山

作者: 知希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4-08-13 10:20 被阅读0次

(一)真假莫辨

二月廿三日。从青岛的宾馆醒来,即背包打车直接来到了崂山。

世人对这山的认识,多来自于蒲松龄的小说《聊斋志异》。书里记述了一位于崂山学艺未精的道士,本想在妻子面前卖弄却弄巧成拙的故事。虽然是个笑话,但人们对于崂山道士依然充满了好奇。

入景区大门的时候遇到了赖先生。他出生在台湾,后来到美国深造,现在北京某大型企业任技术副总经理。我们结伴而行,随观光车先去了太清宫。

车子在三皇殿门口尚未停稳,就过来一位年轻的男讲解员表示愿意免费讲解。他带我们购票入内并四处参观礼拜。几个殿走过后,我问他这里叫太清宫何以没有供太上老君。他说太上供在上清宫。又说崂山宫观约有七十二座,星罗棋布且彼此相隔甚远。但事实上,太清宫分了三个院落,各有山门。从西往东分别是三皇殿、三清殿和三官殿。看这些殿的名字也知道里面分别供奉的是谁。

讲解员只是带我们参观了三皇殿,而且在浏览完这殿后突然神秘兮兮地说今天机会难得,可以让我们与崂山道士品茶与结缘,然后我们就被分别带进了不同房间。我进的房间不大,约两三个平方。内置一桌,桌后端坐一位道长。他见我进门,十分热情地打招呼,先是简单地介绍了崂山道士的神奇,然后开始问我的生辰八字。我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些什么,于是谎称尿急赶紧溜了出去。赖先生则不同。或许是他更有涵养,抑或是不识其中套路。在过了好一会儿,他面色不悦地走出来。讲解员笑容可掬地为他斟上茶,但他说只想早早离开。

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那位道长的话让他感觉很不舒服,说什么他与女儿相克,要替他化解。他说自己跟女儿感情从来很好,不需要化解。然后在离开的时候问那道长要多少钱。道长云里雾里,说什么有人捐功德钱三万五万。他问如果不捐会怎样?道长说你多少应该捐一点,但他坚持一分钱都没捐……看来赖先生是个硬骨头啊。后来,在讲解员一脸尴尬的表情下,我们起身离开。

(二)开宗立派

说起崂山道士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当时一位叫张廉夫的修道人于此结庵,后被认为是这里的开山祖师。那时张道陵的正一盟威之道尚未建立,中国道教史亦未发韧,但不意味着无人修道。后来在唐宋年间,又有数位高道于此建观修行。至元初则有全真七子的刘处玄于此传道两年,并被认为其开创了随山派。

话说全真教由王重阳祖师所创,其后由马钰执教过两年,而后依次由刘处玄、丘处机、尹志平、李志常等人分别执教。如果说随山派的创始人是刘处玄祖师的话,那么这个派别的诞生应该不是在刘羽化前。那时大家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全真,而刘曾是全真的掌教。他有什么必要去自立门派泥?分宗立派多发生在群龙无首的时候。后辈们推举自己门派的祖师不过是不想受制于掌教,也为了抬高自己地位。或许正因如此,崂山的教派复杂而包容。听说这里的教派总数达到十个。除了随山派,还有华山派、龙门派以及龙门派的几个支派如金山派。

山下的太清宫曾被誉为全真天下第二丛林,意思是除了白云观再无其他能出其右。这里就是随山派的祖庭,但现任住持看法号是龙门派。作为住持劳苦功高勿庸置疑,不过借教敛财坏丛林之名之举是听之任之,还是确有苦衷?各有山门莫非各有管理体系?毕竟道教部门与文保单位、景区的关系一直都扯不清楚。

幸好我们就算遇见了假道士,也没泯灭见真道士的向往。带着这种乐观,我们开始往山上走,并且在不经意的峰回路转间,遇见了上清宫。

据历史记载,这观原本是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所建,后数毁数建,龙门派与金山派高道都曾复修过这里,而最后一次是山下的华楼宫道士刘本荣所复修。因为他属于华山派,所以这里是华山派的道场。

朱门虚掩,我们不请而入,在清幽寂静里参观了这座复建于明代的古观。这观分前后两进。前殿祀三清,后殿奉玉皇,东配殿供三官,西配殿供北七真。看到不少房间的外墙都装有空调挂机,于是想在这里求宿一晚,但进来后始终没见一人,只能悻悻离开。

后来又在一片皂角树的掩映里,见到了明霞洞。一群游客模样的人在道观门口或站或蹲,看着紧闭的铁门正喘粗气。不到一分钟又四散离去。听着观里有咳嗽声,我于是站到门口大叫了几声“无量天尊”,然后从里面走出一位道长,在院子里站定问我们何事。我说想烧柱香。他说让我们自己推门。我们这才发现门也是虚掩。

这观又叫斗姆宫,是上清宫的别院。因其为龙门派的支派金山派祖师孙紫阳复修,所以这里是金山派的祖庭。其格局是前殿后洞。殿分玉皇殿、斗姆殿及龙王殿。洞口外墙为方正的花岗岩所砌,有半拱圆门一座。岩石上有几个奇怪的油漆字“窝内鬼秘”。洞深约十米,前后略高,中间需弯腰前行。洞里供神像一座。光线幽暗,似乎少有人打理。参观完毕时,道人已不见,我们也就不辞而别了。

按指示路牌下山,遇一分岔路口,我们特意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更偏远的路。这路的石阶很残破,沿途可见未融化的冰流。山下的村庄自然而宁静。房屋虽然低矮,但经过统一规划过的红色屋顶或高或低,像一群躁动不安的刺猬想夺门而去。邂逅同行的村民边走边聊,得知这里的女孩都不远嫁,因为贪恋这里的富庶。

(三)情深缘浅

时下未及阳春三月,天气尚未转暖,出门旅游者甚少。即使是中午,一路上的小店也多不开门。我们从三皇殿出来后,一直找不到吃午餐的地方。后来是在一个小卖部各自买了些饼干面包和崂山矿泉水,边走边吃边赏风景。

崂山位处海滨。当我们渐行渐高时,视野越来越开阔,远处的海面可见细浪滚滚,宛如层峦叠嶂漂浮在浩瀚的银河系。转身看山,则见灰白色的岩石错落但不峥嵘,山形柔和且过渡平顺。岩缝里有茂密的松枝绽放,为这初春的清冷增添了许多绿色和生命力。

上山途中,曾见几个卖药材的老汉坐在路旁。赖先生看上几只蛤蚧。他想带回家当作纪念品给小孩子玩儿,但又怕行囊沉重,打算下山时再买。没想我们返回时走了另一条路,结果与药材失之交臂。

转了一圈又回到了上清宫。此时已再无其他游客,风景似乎焕然一新。我们面面相觑,都疑惑是不是刚才所进。直到见到曾经摸过的铜炉与银杏树,才确定没有走错地方。我仍然想求宿一晚,于是找去了客堂。

没见工作人员,只好故伎重施地又叫了几声“无量天尊”。客堂里门走出位须发皆白的道长,面容倒是和善。他问我何事。我说想挂单。他问我从哪里来,以什么身份挂单。我拿出皈依证。他随意看了看,然后说晚上这里没有供暖,要是我有功夫,还可以勉强住住,否则会被冻伤。我看他的神情里有点坏笑的意思,似乎不太欢迎我的入住,然后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自己估计是没有些微功夫来御寒的,于是礼貌地笑笑,和赖先生遗憾离开。

出了太清宫,我们搭乘一辆出租车到304车站,然后乘公交车回到了青岛市区。在车上互留电话后,我们笑着作别。

2008.3.4

相关文章

  • 山茶赋

    山茶赋(崂山仙子赋) 时岁春孟,余还青岛,遇访崂山。昔者有言,斯山之灵,其名玦姬。感怀洛神之事,...

  • 清秋词 : 游崂山

    才别洞庭月,又访崂山秋。 风光如画卷,只为少年留。 晨钟音袅袅,暮鼓声悠悠。 前尘多羁绊,往事付水流。 松萝曾相识...

  • 孤云叟《虫草集》之访崂山

    古长珍/文 九七年仲秋,我有幸来到青岛,于是细细游赏一遍崂山。 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古称牢山、鳖山。最...

  • 聊斋故事《崂山道士》

    县里有个姓王的书生,排行第七,是官宦之家的子弟,从小就羡慕道术。他听说崂山上仙人很多,就背上行李,前去寻仙访道。 ...

  • 2018-12-04

    游崂山北九水 闻名中外的海上名山崂山,崂山景点北九水,位于崂山的北面。崂山北九水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高耸入云的...

  • 『印记崂山』篆刻艺术云展。

    『印记崂山』篆刻艺术云展 主办单位 中共青岛市崂山区委宣传部 崂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 崂山画院 崂山文学...

  • 登崂山天苑峰有感

    夹缝生存穿石洞(觅天洞),仙桃吃后寿福身(仙桃石寿字崖)。青云平步凌天苑(意气奋发青云直上崂山之巅天苑峰),访道崂...

  • 浅谈崂山绿茶

    崂山绿茶,顾名思义,在崂山地区出产的绿茶。 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劳山”这个名称最早出自《诗经》里的“山川...

  • 回归

    戊戌年三月二十五日记•与友游崂山 拂晓访山寺,彤霞映海升。 晴空浮蜃景,丽日现峦层。 风俏逐花舞,林清闻鸟声。 当...

  • 崂山

    崂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访崂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oh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