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盛夏谨防阴暑伤人

盛夏谨防阴暑伤人

作者: 花姐食养 | 来源:发表于2019-06-27 10:12 被阅读0次

中暑是夏季常见病,尤以年老体弱者和儿童更易发生。

中医学认为,伤暑有阴、阳之分,“动而得之者为阳暑”,我们平时所指的中暑大多指此。

患者多在烈日下劳作,或长途行走,或因在高温、通风不良、湿度较高的环境下长时间劳作所引发,这种中暑往往病情重而危急,人们对阳暑的预防较为重视,但对阴暑证往往认识不足。

“阴寒袭者,快而莫知。莫知则犯之者多,故病暑者,阴暑居其八九。”

阴暑发病多因夏日过于避热贪凉引起,即所谓“静而得之者为阴暑”,如夜间露宿室外,或坐卧阴寒潮湿之地,或乘凉时间过长,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觉时被电扇强风对吹,均可导致风、寒、湿邪侵袭机体而引发“阴暑”。

正如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指出:“阴暑者,因暑而受寒者也……故名阴暑。”换而言之,阴暑的致病原因不单纯是暑邪,而兼有寒和湿。阴暑病程比较长,湿邪黏滞,治疗不对路,患者也是极为苦恼的。

现代医学认为,发生阴暑的原因是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体内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大,抵抗力减弱,当遇到气候突然转凉或突然受到寒冷刺激后,病原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甚至造成口眼歪斜,诱发中风及半身瘫痪等病症。

预防阴暑要注意不能过于贪凉,露宿或通宵达旦地使用电扇、空调,节制生冷饮食和大汗之后冷水淋浴。特别是老人、儿童、孕产妇、体弱及患有宿疾者,容易诱发此症,尤应加强防护。

一旦患阴暑,治疗宜用解表化湿之法,可选用中成药六一散、藿香正气丸(水)内服。或用中药香薷、桔梗、杏仁、陈皮、藿香、淡豆豉,水煎温服,1日2次;或选用香薷、厚朴、扁豆花、苏叶、佩兰、陈皮、茯苓,水煎温服,1日2次。头重如裹者,可加羌活、蔓荆子;寒邪犯胃,致胃气当降不降,腹部胀满,纳食不香者,可加草豆蔻、法半夏、神曲。

图片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

  • 盛夏谨防阴暑伤人

    中暑是夏季常见病,尤以年老体弱者和儿童更易发生。 中医学认为,伤暑有阴、阳之分,“动而得之者为阳暑”,我们平时所指...

  • 阴暑

    这几天,天气酷热。流感、新冠又出来捣乱,让好多人躁动的心又增添几分焦虑。我很想记录点什么,但又不知道从何说...

  • 桃花减肥粥,瘦到你不信

    盛夏时节暑气湿重,暑湿挟热易伤人,而发生湿热症状。 所以人们除了注意饮食清淡外,还要有选择的吃一些可泄暑热,又能化...

  • 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

    昨日下午18时7分,迎来“夏至”节气。“骄阳渐近暑徘徊,一夜生阴夏九来。”这是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盛夏的起点,“烧...

  • 浅阴盛夏

    青春时的我们,总是喜欢横冲直撞,即使撞到头破血流,仍乐在其中。青春时的我们又那么倔强,容不得别人说我们一句不...

  • 盛夏荷花迎暑开

    近期京城各公园种植培育的荷花,陆陆续续绽放,为酷暑难耐的人们带来了一丝凉意。 因荷花向来有出淤泥而不染之美名,如今...

  • 2021-07-23

    盛夏季节暑难耐 树影婆娑雨滂沱 郑州洪灾村沦陷 抢险...

  • 夏日养生十宜忌

    进入夏季,时令之气为“暑”,暑邪为阳邪。致病特点为伤津耗气,且易夹湿伤人,暑性升散,侵犯人体可致腠理开泄而多汗,机...

  • 前方高能,谨防明日收阴!

    今日两市低开,走势平淡,连带创业板全线翻绿收阴。早盘低开后直接下砸,主力资金大力抛售近期的强势股,金融板块股如券商...

  • 五绝 . 山居晨曲(平水韵)

    太阳微露脸, 山鸟奏和弦。 杳杳清风曲, 悠悠暑客眠。① 注:①暑客,盛夏时节来贵州习水仙源镇避暑的客人。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盛夏谨防阴暑伤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rl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