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憨憨泉美食正前方
【第306天】故乡赠我一把盐

【第306天】故乡赠我一把盐

作者: 燕语诗心 | 来源:发表于2018-06-06 16:34 被阅读220次
盐如雪

把故乡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后,待老来下酒

2018.6.7  周四  多云

01.

汪曾祺老先生在他的《端午的鸭蛋》中说:“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小小的鸭蛋,是老先生心头的挚爱,更是他故乡最傲人的标签。

那故乡最让我念念不忘的又是什么呢?是盐湖!

我的故乡在鄂托克前旗一个叫做北大池的小村子,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出生在那里。在我之前很久很久,盐湖已经在那里了。

我没有亲眼见过盐湖,但是盐湖一直在我的生命里。

02.

记忆中,村子里有不少年轻的壮劳力选择下盐湖。

村人下盐湖,最早是一辆毛驴车,一把镢头,一把铁锹,一把铁耙,一身力气。日日早出晚归,在寒来暑往之间,送走了一年又一年。

人把汗水洒在了盐湖里,盐湖也慷慨地把一粒粒汗水变成了一张张钞票,变成了餐桌上的一盘盘荤菜,变成了逢年过节时的一桌丰盛,变成了身上崭新崭新的衣服,变成了脸上满足的笑容,变成了慢慢富裕起来的日子。

我上小学时,每天上学或者下学都能与下盐湖的邻居相遇。那时,他们要么是骑着二八自行车的,车座上绑着下盐湖的工具。条件好一点的下湖人,开着噪声很大的手扶,嗒嗒嗒嗒地从我们这些小孩子身边经过。

每次遇到开着手扶的下湖人,我们都是心花怒放,因为可以搭他的车!虽然那手扶斗子里全是颜色灰黑的盐末子,想找个抓手都特别困难。但是我们这些小孩还是欢呼着爬进斗子,你拉着我,我拽着你。摇摇晃晃地到达目的地后,一个个争先恐后地跳下去,背着书包飞也似的跑向远处。

03.

那段搭乘下湖人手扶的幸福时光,就像兜里的人民币一样,很是禁不住消费,就丁点儿不剩了。

我小学毕业,离开了老家,到当时被叫做二道川的乡里读中学。

自那时开始住校,一住就是十多年,与下湖人,与盐湖,至少在距离上毕竟是远了一些。

在乡里读书的那几年,有人问起我是哪儿的人,当我说出北大池三个字时,对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哦,你们那儿是不有个盐湖?”盐湖的名声在外,我这个小小的平头百姓,也沾了盐湖的光,真是三生有幸啊!

04.

初中四年我一直住校。每年秋天,学校都会安排学生们自己腌大白菜。

我们用镰刀把高达四五十厘米的白菜砍下来再用驴车拉回去,倒在水泥砌成的特大号菜窖前,那景象真是壮观。

收回去的白菜只需要剔除烂叶子就可以了。一层白菜一层盐,如是再三,直到菜窖满了为止。学校用来腌菜的咸盐就是产自我老家盐湖的盐,那一刻,我的心里,是满满的自豪感。

多年以后,我才从其他资料中获得了关于老家盐湖的一些信息。

据相关资料记载,北大池天然湖盐形成于一百多万年前,历史记载产盐已有上千年历史,在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鄂尔多斯七旗地图在鄂尔多斯右翼中旗标有"白池"(大池),今为鄂托克前旗北大池,蒙古语为"伊克锡克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建立红色根据地以来,王震将军带领359旅战士边保卫盐湖边搞生产,在解放战争时期为红区军民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让北大池的盐,有了与众不同的风采。

05.

再折回来说说我和故乡的盐。

十八岁那年,我离开老家北大池,到临近的乌审旗生活。在那片沙漠腹地生活的几年,家里吃的是乌审旗当地出产的咸盐。虽然也是盐,但无论色泽,无论颗粒,无论手感,都远远不及我老家盐湖里的盐。

于是那几年里,只要是回老家,必定开口和亲戚要一些盐带着。虽然那一段路程要换乘几次车,但都不觉得有多累。

拿回家里的盐,母亲会把它们放在仓库里,和粮食呆在一起。炒菜、炖肉、熬汤,离不了白花花的咸盐。腌菜、腌肉、做馅儿,也离不了白花花的咸盐。

邻居的大婶看到我家的咸盐,羡慕得两眼放光,临走时央我母亲说:“妹子,把你家那咸盐舀两碗给我腌菜,行不?”母亲很是爽快地答应,我心里却小小的不快乐。不为别的,只因为那是母亲百里迢迢从老家带来的啊!

06.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这样一段话:“这是盐的味道。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情怀。”

小小的盐,融在了一日三餐下,融在了一年四季里,也融在了血管里,融在舌尖上,融在生命中。

像我这样一个成年后远离故乡的游子,在他乡定居。最最怀念的,还是故乡的咸盐,虽然咸盐不能当饭吃。但是,如果心里失去了一份盐的回忆,那生命也就成了水上的浮萍,无根的藻荇,轻飘飘的,漫无目的又游移不定。

古人说,吃尽美味还是盐,穿尽绫罗还是棉。是的,餐餐饭食离不了盐,有了盐,食物才会把它本真的味道毫无保留地奉献。

细细想来,人生不也需要一把盐吗?那些痛苦,那些挫折,那些伤害,那些冷落,那些孤独,那些让生命有隐隐的疼痛,有咸涩的味道的种种,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盐。有了它,人生之味才更鲜美,更醇厚,更回味悠长。

感谢故乡,给了我一把盐,让我的骨骼更强壮,让我的生命更有滋有味。

齐悦梦想大型社群写作第八篇

相关文章

  • 【第306天】故乡赠我一把盐

    把故乡的影子加点盐腌起来,风干后,待老来下酒 2018.6.7 周四 多云 01. 汪曾祺老先生在他的《端午的鸭...

  • 回家

    月亮撒一把盐 把故乡山水腌制成下酒菜 解了游子的馋

  • 赠故乡

    绝代成沟壑, 爱恨难纵横。 人间碑文在, 古村人事新。

  • 我有一把梦吉他

    我有一把梦吉他 赠学生 我有一把梦吉他, 虽然总以为我...

  • 一把盐

    一位小和尚对师傅说, 整天敲钟打坐好苦啊。 师傅没有理睬。 这个小和尚又对师傅说, 整天敲钟打坐好苦啊。 师傅回应...

  • 乡愁

    月光赠我一掬乡愁,敬令我魂牵梦绕的故乡。 –题记是夜, 我喝着不知...

  • 情变

    求你 再在我的伤口上撒一把盐 好让我的心伤痛到极点 求你 再在我的伤口上撒一把盐 既然你忍心 又何必在乎我 泪流满...

  • 故乡.赠清

    佳期轻负一年余, 好梦几回逐通衢; 三十年来素心在, 一夕秋虫怨旧居。 注: 素心:素心兰花,兰花珍品。家乡的兰花...

  • Steemit上练习书法赚钱106弹——特 |欢迎围观参与

    继续练习钢笔字第106弹,今天仍介绍含有“土”字的字——特。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昔赠我者谁,东邻婵娟子。因思...

  • 做饭一把盐

    曾经在几年前,我参加过一个读书会,当时并不知道是哪位嘉宾,只是冲着这读书会的书名去的:《一把盐》。开始前我在脑海里...

网友评论

  • 与君成悦:写得好
  • 成长在途中:很喜欢你这样平实优美的文字,让我第一次知道了“白池盐”。长大后我们离开故乡在外定居,但总是忘不了家长的味道,记着这份情,我们就一直是有根的人。
  • 陌上尘i:你的文字,我很喜欢。
    燕语诗心:@陌上尘i 谢谢亲的守候和陪伴。此时此刻,在我的小城,因为你的鼓励,我的日子,一下子欢呼雀跃起来。让我们一起加油🌹🌹🌹🌹🌹🌹

本文标题:【第306天】故乡赠我一把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sb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