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歧视与种族歧视不同,地域歧视是一个民族内部的"区别对待",属于逆向种族主义。地域歧视就是基于地域差异而形成的一种"区别对待"。它是由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人类心理活动等因素引发的。地域歧视是"社会刻板印象"的一种体现。地域歧视是从众心理和集体无意识的结果。
全世界都有地域歧视存在,为什么中国表现得最为明显?不仅仅是因为有历史传统,也因为有现实因素的左右。
地域歧视出现的原因是因为,由于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的客观差异因为人的刻板印象而变成了地域歧视。在中国的地域歧视中,最明显的特点是,不会将原因归结为个人原因,而会笼统地推到地域,环境等更虚的社会因素。动辄拉上整个省份的人垫背,这种标签化造成了地域歧视的流行。
同时,地域歧视固然与各地区的地方传统,文化差异存在关系,但最密不可分的是其经济发展水平。无论是在本国内部,还是国际之间,受歧视的一方的经济水平多比较落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更加剧了中国人的“嫌贫爱富”。
经济基础带来的地域歧视,只要经济条件改善总有淡化和解决的一天,人为制造的区域不平等则不然。很多有中国特色的地域歧视,比如城市歧视农村、中央歧视地方,它们的出现并不是因为经济水平差异,而是歧视性制度的存在。比如很多地方针对外地人的人口管理政策,强化了地区间的差异。无论是在教育、就业还是各方面的社会福利,都会因为这些制度造成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在原有地域偏见的基础上,更会催生出地域之间的相互敌视。就像是很多京城里的卖冰棍的小贩也看不起外地人,不论你是务工还是来旅游。
在英国没品笑话百科上,利物浦就因少女妈妈问题成为最糟地域歧视的地方之一。而在中国,这种地方往往会变成河南、安徽、苏北……这些段子的传播性很高,又会加深人们已经形成的地域偏见。媒体在新闻报道时选择性的强调地域背景,同样会助长地域歧视的形成。
作为个体,大局或许是我们改变不了的。但只要你不断努力,行为方式端正,你不歧视自己,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你不能改变大局,至少可以改变小局,至少可以改变你身边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