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猛将如云,如吕布、赵云、典韦等等都是当时的名将,后来民间总结出来二十四位三国名将,并写了一首打油诗,“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但是赵云和马超在其中争议最大,在另一个版本中,将马超和赵云进行了互换,但是这并不是我要说的人,这个人在当时也是一代名将,于禁。

很多了解三国的小伙伴都知道,这位将军曾被曹操称赞位为可与古代名将相比,曹操的评价一般不会评价无用的人,从这点上来说的话,于禁的个人能力不会比二十四名将中的任何一个人差,但是为什么他没有在这二十四位名将之中呢?原因很简单,他曾三次叛变,因为首先他是东汉末年鲍信的部将,曾跟随诸侯联军对抗董卓,后来鲍信被曹操打败,于禁就由鲍信的部将变为曹操的部将,这也是他辉煌的时候,在张绣造反的时候,于禁就带兵讨伐了不守纪律的青州兵,而后为防止敌军来犯而固守营垒,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他得到了曹操的赞赏。而后于禁又在魏营中多次立功,因此曹操在汉献帝前为他表功,同时被表功的还有乐进和张辽,可以看出这个人的能力不在张辽之下。

但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关羽带兵攻打樊城,当时曹仁因为攻打候音叛军班师回朝的途中在樊城驻扎,被关羽围住了,于是曹操就命令于禁和庞德带兵支援曹仁,但是当时的下着大雨汉水暴涨使得支援的军队被淹,于是见势不妙的于禁就投降了蜀军,而一同前来的庞德因为据不投降被杀,这个时候的于禁已经到了为将生涯的暮年了。后来东吴的吕蒙打进了荆州,曹丕称帝的时候孙权称臣,这样于禁回到了魏国,但是因为受到曹丕的羞辱,于是羞愤而死。

现代很多人都持有于禁没有投降或者不是因为怕死而投降的观点,怕死而投降这一观点可以否定了,因为但凡能成为将军的没有一个人是会畏惧死亡的,尤其是在三国这一名将如云的时期。就当是的情况而言,当时发大水了,魏军都是北方人,很多人是不会游泳的,淹死了不少人,生下的人肯定没有什么战斗力,这样没有什么意义的战斗没必要打,其次是,为了让自己的士兵生存下去。最后就是他逃不掉了,因为在水中作战的话魏军肯定不是蜀军的对手,就连在水中逃跑都不是对手,既然逃不掉有不想让士兵去死,只能投降了。
这位有实力排进二十四名将中的人物,因为历史中的一次投降结果在回国之后不仅没有安慰,还受到了羞辱,但是这位将军的实力在我看来绝对不在张辽徐晃等人之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