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忘忧社读书国学与传统文化
《石灰吟》:明朝名臣于谦的“清白”人生

《石灰吟》:明朝名臣于谦的“清白”人生

作者: 知行笔迹 | 来源:发表于2019-02-26 21:33 被阅读3次

幼时的于谦便虚心好学,胸怀大志。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了一座石灰窑边,看着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石灰浴火重生的过程不就像人的一生吗?他的内心深受感触,写下了那首后来流传千古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百姓敬重的好官

永乐年间,于谦中了进士。担任监察御史巡按江西时,于谦替数百个蒙受冤狱的人平反,赢得了一片好评。

image

升任兵部侍郎后,于谦巡抚河南、山西,上任后,轻车简从,跑遍了自己管辖的地区,又走访百姓,了解民情。遇有灾荒的,于谦奏请朝廷允许当地政府开仓救济;河南黄河一带多水患,于谦还下令加固堤坝,种树打井。遇到当地有水旱灾害的,立即上报朝廷。

后来,受太监王振所害,于谦被贬为大理寺少卿。当时,河南和山西的官吏和老百姓向皇帝请求于谦留任的人竟然数以千计!

挽大厦之将倾

土木堡宋英宗被俘后,于谦拥立英宗之弟郕王为景帝,随后举用石亨等有能干的武将,调集各路军马严守京师。

image

当时,面对势不可挡的瓦刺军,许多朝臣都提议迁都来自保,遭到于谦怒斥,于谦力主正面迎敌,并亲自驻守首当其冲的德胜门。保卫京师时,他亲自督战,带领部将在北京城外击退瓦刺军的进攻,瓦刺头领吃尽苦头,终苦于无隙可乘,只能选择狼狈地撤退。

就是这样,于谦以一个文官的身份,挽救了在外敌进犯下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

含冤笑赴死,清白留人间

英宗回归后,景泰帝身体日益衰弱,石亨、徐有贞之辈发动政变,再次把英宗立为皇帝。 事成之后,石亨的权势一时风光无再,于是以“迎立外藩”的罪名将于谦和王文下狱。要知道,这个罪名可是要杀头灭族的!王文不服,想要为自己辩解。于谦却笑着说“这是石亨他们指使的,申辩有什么用!”

image

于谦死后,抄家的官员翻遍了于谦家里,可这位一品大官的家里除了一些生活日用品,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仅有的两样,是皇上赏赐给他的蟒袍和宝剑。让抄家的官员震惊不已!他们被这位大臣的清廉震撼了!

于谦所作的《石灰吟》,托物言志,以石灰自喻,表明了自己的远大追求,自有一种浩然正气!于谦虽然遭小人陷害身死,可他的功绩永不磨灭!

纵观于谦的一生,用“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这句话来形容他一点儿也不为过!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诗人一生的真实写照。

相关文章

  • 《石灰吟》:明朝名臣于谦的“清白”人生

    幼时的于谦便虚心好学,胸怀大志。相传有一天,于谦走到了一座石灰窑边,看着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烈火焚烧之后,变成了...

  • 2019-07-13

    石灰吟明朝·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 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

  • 怎么做,才能够让孩子自动自发的去学习?(二十二)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这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于谦的一首...

  • 于谦为明朝江山续命,他的后人为海岛造福。

    于嵩是《石灰吟》作者于谦的玄孙! 于嵩是《石灰吟》作者于谦的玄孙! 于嵩是《石灰吟》作者于谦的玄孙! 重要的事情多...

  • 于谦:粉身碎骨为了谁?

    于谦:粉身碎骨为了谁?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一...

  • 每日诗词丨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

  • 凡人佚事17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于谦 这个于谦不是德云社说相声的...

  • 20190822 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石灰吟》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 于谦不只有家喻户晓的石灰吟,这首冷门小诗同样感人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代于谦这首《石灰吟》家喻户晓,诗人在写石灰,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石灰吟》:明朝名臣于谦的“清白”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dzz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