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平台天天在推送靠写作月入多少的文章,阅读量普遍还不低。
反应了看客的一种心态:想通过写作赚钱,苦于求而不得,转而研究各种攻略,盼着能早日迈入这一行列。
看到别人的公众号运营地风生水起,往往艳羡不已。可曾注意到她们从籍籍无名到篇篇十万加,走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前期又有怎样的积累和铺垫?
我关注的多个公众号中其中有三个公众号发布的头条阅读量基本都是十万加,从小规模的个体运作到大规模的工作室运营,她们也经受住了漫长的岁月考验。
或许我们可以说,她们赶上了好时候,那个时候刚好是红利期,便成了风口上的猪,一下子就飞了起来。
然而机会来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能力不够者、准备不足者、毅力不佳者统统都被淘汰出局。
公众号“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定位为“新中产女性成长平台”,其创始人李筱懿2001年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本身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和素养。
毕业后更是有过多年财经新闻记者和销售的从业经历,锻炼了文笔的同时,也培养了独特的市场眼光。
懂得分析顾客的心理投其所好,也明白媒体的性质和效应。
在传统纸媒断崖式下跌时,李筱懿也没有避免从高峰跌落的迷茫和失措。在调整阶段,她将自己投入到大量地阅读中,并于2014年出版首部女性励志散文集《灵魂有香气的女子》,销量超过百万册;同年,创办同名公众号“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有了前期的积累和铺垫,后来的一切便显得顺理成章。
公众号“黎贝卡的异想世界”定位为时尚公众号,其创始人黎贝卡毕业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曾担任《南方都市报》首席记者。
8年跑时政,6年跑娱乐跑电影的经历,磨练了她的文风的同时,更让她对文字投放市场的效应有了深刻的认知。
什么样的主题和内容更能抓住眼球,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能更引人入胜,这些都在她的从业经历中得到了掷地有声的答案。
因而读她的文章,总能感觉到一种闺蜜式的分享和诉说,轻声地告诉你要如何才能做到内外兼修。
无论是做时政记者还是娱乐记者,她都做到了极致。不忌惮于跨界的原因是有足够的底气支撑。
公众号“ KnowYourself ”定位为心理学公众号,让每个人拥有幸福的能力。其创始人钱庄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有着专业的心理学专业背景。
最开始,钱庄也并没有想过做公司,也没有想过要创业。她的初衷只是想把探索自我的过程分享给大家。
在文章的评论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人可以在文章中找到共鸣,读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诉求时不时地与主题相契合。
这种探索的过程一般通过三个步骤来加以阐释,What: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和定义;Why:心理问题背后的原因;How:怎么样通过让你更好地理解你自己的人格结构,来获得实际的改善。
通过对这三个微信公众大号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共通之处:
创始人都有专业的学术背景,其后也基本都有类似的从业经历,跨行并不是一蹴而就。
创始人以往的履历都是光鲜靓丽的,也从侧面说明了在一个领域表现出色的人必定是具备某些特质,而这些特质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奏效。
创始人不仅具备一定的文笔和文化素养,更需具备市场敏感度。也就是俗话说的不仅要懂得如何写,还要懂得如何卖。
最后一点,在于坚持。兼顾职场和家庭的李筱懿为有充足的创作时间,每天坚持凌晨四点起来。而坚持自己写文的黎贝卡也是常常熬夜,很少在12点之前入睡。
而最长久的坚持必定是源于最深沉的热爱,对文字的执著和坚守始终如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