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学校的创意集市有个可以占卜的游戏,别人都是问爱情、学业。我一坐上去,立即显出老成的样子,我说问问前途。抽了牌以后,她问我具体的问题。我一下就焉了,小小的声音穿过喧闹的人潮 :“想问 我以后会不会变废柴啊” 。问出来以后我自己忍不住笑了。没有底气的问题还要去问别人,是寄希望于别人给你一个前途或者一个肯定的答案吗?答案只能是一切取决于你自己啊。我笑的是我自己。笑自己占卜问的是这种问题。
占卜的小姐姐说:很多人平凡过完这一生。是不会问这个问题,思考这个事的,不会承认自己的平凡的。而你很明确渴望平凡,你自己已经有答案了。
现在想到她说的话不会再有感觉,但当时她有句话(现在已经忘了),把我刺中了。眼睛水都包起了当时。什么渴望平凡,说得就像我本非凡一样。哈哈,都是普通人。我看着她的眼睛,点点头,表示可以了, 没有问的了。就像已经拿着了答案一样起了身。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由于最近这两三个月我不停地在与自己对话,企图问出自己内心真正渴求的东西。我们渴求物质的满足,那这个满足什么时候会是尽头?没有。想来想去开始觉得温饱好像已足够,我对物质的渴求停留在哪个层面,买的那些东西对我来说意义到底在哪?我喜欢的这种孤独,或许叫做自由。实际上我对孤独的忍耐底线在哪里,我也未可知。关系呢,我想还是一定要好好去维护和表达的。有时候关系被破坏了,的确是有我们自身的原因的,不管对方看起来多么无理。会不会是我的表达太过曲折,以至于让对方也无法好好与我对等地对话,导致了关系的最终损坏?
......
为了不陷入“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我决定多多少少还是要拿出行动。我做出一些只有自己才看得到的改变。六点多会吵醒室友又寒冷的冬天里的起床,七点多图书馆阅览室的排队,一周两三次的慢跑或者散步,努力努力在上听力课的时候的发言,在和妈妈吵架以后立刻辨认出自己的情绪,哪怕是晚一点也要发个消息让她不要放在心上,在面对介意的事的时候老老实实的说出我介意,以及在所有负面情绪来侵袭我的时候,我说等一等,我先换个面想想。先别急着焦虑和紧张。我就这样不断从自身汲取力量,化解、重塑。
最近最给我力量的,是参加一个名叫北极星三节课的线上实践活动。
我关注的一个博主把这个推送给我,刚好我最近在搞电台和公众号,这个听起来很高级的“线上运营体验官”,我有点想试试。虽然是免费,但仍要经过报名、筛选。填写基本信息倒是没有问题,表达想参加的理由也没有问题,可是写自己的实践经历,这两年我却只在“老老实实做一个学生的本分”,而成绩也平平。然后我想算了,退出。过了十分钟,觉得不能这样就放弃,我得试试,不行的话再说。
事实证明,没有实践,你能说出一些做过的事情,其中透漏着愿望和真诚也是好的。跨过了第一个放弃,我就这样收到了小小的offer。
马上发生了第二个放弃。参加活动有需要用到电脑。光是想象小小的我要拿着电脑从家出发挤一个半小时地铁再爬上夺命坡再走上一段路才能到达寝室,就足以以这只是一个免费线上活动为理由被我不负责任的放弃。过了十分钟我再次说服自己,以始为终,接受了就要好好做下去。
总共五天,产品思维导图、做问卷调查然后写分析报告最后设计一个功能、线下活动策划、设计手机海报,没有一个是我搞得来的。全是第一次。说来惭愧,可能身边很多同学都会这些,而我最近才开始学怎么公众号排版。
别人得到的表扬都是当天的任务做得好,我每天都是“廖湘瑜同学的日报写得不错”。当然了,每天都要写一大堆反思,这个不会搞那个不会搞,得做很多笔记,不知不觉工作日报的篇幅就变大了,看起来很认真的样子。
做调查问卷那天,第一次挨着给朋友同学发消息,希望他们能够帮助我填写问卷,挨着分析每个问题写,写到凌晨一点,也没能交上当天的功能设计和日报。允许自己第二天睡到七点过不用去图书馆占位置了。那天本是我第三次想要放弃,我允许自己放弃,可是不如再试试多坚持一会儿,写了完整的分析报告。没有交上日报和功能设计算是我的小小放弃吧。
写线下策划的时候,我恨自己想不出什么好方案,但我安慰自己不是专吃这碗饭的,又没学过营销和经济学,不必为难自己。老老实实写常见的线下活动也未必不可。
总之,就在不断地发现自己不够好与正面引导自己以后,终于度过了这五天。收到了实践证明,在写简历一筹莫展的时候,能写上它表达一点我的诚意。这也确实是我对自己的诚意,我的努力。
重要的不是这个活动,是我终于做到了自己想做又担心的事。担心自己做得不好。但,那又怎么样呢?
这是我的第一篇推送,也是我的成长日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