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青春大学生世界心理
有一种病,叫做“二十岁焦虑症”

有一种病,叫做“二十岁焦虑症”

作者: 我是关阿猫 | 来源:发表于2018-04-26 00:49 被阅读136次
文-关阿猫
“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一辈子的意思往往就是永远。”

今天读到冯唐的《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中的这句“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一辈子的意思往往就是永远。”

习惯性的点开其他书友的点评,一个书友的一段话让我笑出了声,恍惚间又觉得有些悲凉。

“国家把十八岁定义为法定成年年龄就已经非常感情用事了,再把十七八岁定义为青春期也太不理智了。

这样就算我三四十岁的时候,想搞出点出格的事情都不能赖在青春期叛逆的头上了。”

笑出声是因为这段话虽然充满着满满的吐槽感,我竟然还觉得很有道理;

觉得悲凉大概是因为,所谓的十七八岁的青春期已经距离我有一段距离,而三四十岁那个更加遥远的年龄,也在我面前蒙了层纱,一切都是未知。

而我站在十九岁的末尾,望着即将到来的二十岁不知所措。

二十岁的年纪,似乎是握着青春的尾巴,想着成年人的事情,与之同时,还无法尽情的挥霍青春最后的筹码。

前几天跟一个旧友重聚,许久未见的我们似乎把满腹无处消遣的蜜语说了个遍,两个女生叽叽喳喳的讲个不停,说完自己,说身边的人。

一下午下来,总结来说就是大学里的忙,盲,茫。

她说她最近有个老同学挺让她不能放心的,许久未见后的第一次寒暄,那位老同学的开场白令她吃了一惊。

“我觉得我活不下去了,我欠了满身债务,学习也没了劲头,想要工作赚钱,又力不从心,怎么办,我才二十岁,我不想一生就这么完了。”

听了旧友说了这位老同学的情况,我开始也是吃了一惊,后来倒也不以为然。

不过又是一位“二十岁焦虑症患者”。

法定年龄上的看似成熟,与所处环境相对幼稚的不成正比,“二十岁”仿佛成了一个尴尬年龄的代名词。

有句话是,“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按照常规来看青春时代大致就是,大学里18岁到22岁最无忧最无虑的四年。

我一直对中间值有一种莫名的畏惧感。每当中间值来临,我才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荒废了一半的时间,而剩下一半的时间或是付出翻倍的努力去挽回,或是继续荒废,直到数值耗尽。而二十岁就恰好好处于青春时代的中间值。

来自@为什么美术馆

细数了一下身边的朋友和自身的情况,所谓“二十岁焦虑症”的病因大致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

❤️孩童心理与大人身体的矛盾

过了十八岁,我们似乎被迫一夜成长,就像《皮襄》里的黑狗达一样,突然一夜之间从万事都还要依靠他人的孩童,被迫成为了一家之主,成了那个需要做出决定的那个大人。

但是好在我们大多都处于一个看似和谐的象牙塔,我们还无需顶天立地,但也是时候要对自己的人生路线做出一个决定了。

然而二十岁左右的年纪,尚不知天高,不得地厚,万事还只能靠摸索,与此同时还要佯装出一副“我是大人,我可以自己作决定”的样子。但其实内心里仍是需要依靠的孩童。

❤️内在欲望与外在现实的矛盾

进入二十岁,认识的名牌突然间多了起来,内心的欲望也随着见识的开阔,像个吸水的海绵一样无限膨胀。

然而二十岁的年纪还没有自我支配财产的能力,也很少有人可以靠自己赢得经济的独立,所有的欲望都只能靠幻想,或是靠着青春的资本啃老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也有的同学经不住欲望的诱惑选择了校园贷,然而外在的现实却是给了他们重重的一击。

大学两年来见过太多的,从大一初入学涉世未深的新晋大学生,到如今凡事都要穿名牌,出言要游遍全世界,企图用外在上的成熟,掩盖自己真实皮襄下的孩童模样。

但其实你们不知道的是,无论怎样努力佯装你还是个孩童模样。

❤️学生心理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从上学开始,大学就成了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岁就成了我们向往的“终点”。

然而到了大学,到了期待已久的十八岁,甚至到了如今的二十岁,我们才发现自己还是那个涉世未深乳臭未干的小屁孩,躲在大学这座所谓的“小社会”的象牙塔里,面对着的是未知的未来和社会。

似乎再也没有一个像“18岁”那样明确的“终点”令我们向往,有的只是一个蒙了层纱的未来,和诸多的“二十多,三十多,四十多”。

大学真的是一个伪装的非常好的“小社会”,让我们陷在舒适区中,像陷在水泥地里一般,动弹不得。

来自@为什么美术馆

总结来看,所谓的“二十岁焦虑症”不过是一个矛盾结合体,适当的焦虑是对一个过渡期起码的尊重,除了及其有想法有目标理性的人,大多数的人在过渡期都是一个矛盾结合体,也就是所谓的“焦虑症患者”。

但其实克服焦虑在我看来也是挺容易的,只需要逐个破除矛盾体,你就可以很好的渡过二十岁这个青春尴尬期。

❤️学生的思维方式,成年人的处事方式

思想可以适当幼稚,但处事一定要像个成年人一样冷静沉稳。二十岁像个孩子一样偷偷掉眼泪没什么丢人的,但是在亮处你要努力把自己武装出大人的模样,并不只是穿着上的成熟,而是处事上的干脆利索不拖沓。

你可以渴望陪伴,但也要学会独处,成年人的世界没有人会为你等一等,但是如果有幸有人结伴而行,那一定是最大的幸运了。

❤️欲望要有,但它只能是欲望

欲望就是无法占为己有才能叫欲望,能轻易占为己有的都无法为你带来满足的快感。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里有句话是,“有欲望的女人,是不被男生喜欢的。”

这句话我一直挺不赞同的,无欲的女人跟一个只知道机械劳作的仆人有什么区别,后宫中的女人们还会为了地位争宠,何况是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一个人可以有欲望,但是,能够激励你的欲望才叫做梦想,而毁掉你的欲望只能是欲望。

❤️适当跳出舒适区,到社会上上一节“学前班”

大学虽然是小社会,但它伪装的极好,即使它再怎么是社会的缩合版,也装不出真正社会的深与杂。

目前大二的我利用假期参加过两次实习,一次在青岛的一个央企,一个在北京的一个外企。

虽然都是很小的基层岗位,与真正的工作环境还无法匹拟,但几个月的实习生活中学到的却都是在学校的课本里所不会讲到的。

适当去社会上上一节“学前班”,不要在大学和家庭的舒适区沉溺下去

❤️创造资源而不是消耗资源

二十几岁是握着青春筹码最后的几年,也是一生中最轻松自在的几年,这四年你看进去的书可能比你将来十几年看的书都要多。

而且大学交了一次学费,其他的除了考证都是免费的,你可以尽情的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到图书馆,尽情的去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去强大自己。而不是一味的消耗资源和时间,消耗自己最后的青春。

来自@为什么美术馆

很喜欢三毛说的一句话,

“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

无论二十岁还是十八岁,二十八岁,也都不过一年的时间,也许还没等我们来得及去焦虑和享受,它们就已经逝去了。

如果你也恰好二十岁,希望“二十岁焦虑症”是可以让你成长的,而不是令你沉溺的。

愿你拥有一个往后回忆起来也会觉得欣慰的最美好的二十岁。

❤️

我是阿猫,一个性格像猫,

偶尔写故事熬鸡汤的普通女孩。

有点可爱,偶尔很酷

初次见面,请多指教。

相关文章

  • 有一种病,叫做“二十岁焦虑症”

    “十七八岁的少年没有时间概念,一辈子的意思往往就是永远。” 今天读到冯唐的《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中的这句“十七八岁...

  • 有一种病叫做……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达,各种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其中还包括病,有一些甚至都叫不出名字...

  • 有一种病叫做武侠病

    武侠小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小说,可以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武侠小说,再往小说,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武侠小说。 有人说...

  • 有一种病叫做囤积病

    风风火火的双十一过去了,电商成交金额毫无意外的又创新高。购物车清空了,钱包了干瘪了。 在焦急的等待快递小哥电话的过...

  • 有一种病叫做情绪病

    你知道吗? 我们身上有76%的疾病都是因为负面情绪而来。 那么,什么是负面情绪呢? 就是我们平时出现生气,难过,委...

  • 单身与健康——朗熙鱼油

    单身与健康的关联?——朗熙鱼油 有一种狗,叫做“单身狗”;有一种病,叫做“单身病”......OMG,简直对单身人...

  • 有一种病,叫做迷失

    “......明天你好 含着泪微笑 越美好 越害怕得到 每一次哭 又笑着 奔跑 一边失去 一边在寻找.....

  • 人在囧途之最郁闷

    有一种享受,叫做睡懒觉, 有一种流行病,叫做拖延症, 有一种爽歪歪,叫做提前买好了车票,却没赶上车! 昨天下午,我...

  • 有一种病叫做想太多

    别人的人生从来没让我失望过

  • 有一种叫做“尴尬”的病

    尴尬是一种病,得治。 小学的时候,迟到了,在教室门口喊‘报告’,会觉得特别尴尬。 初中的时候,没做作业,被老师点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一种病,叫做“二十岁焦虑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ae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