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诺奖

作者: 文心雕玉 | 来源:发表于2020-10-18 17:12 被阅读0次

  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女诗人路易丝.格丽克,这是继鲍勃.迪伦之后,时隔4年诺贝尔文学奖再次颁给了一名美国诗人。

    想起网上作家王朔和余秋雨文人相轻的言论,王朔认为余秋雨没有写过一部小说,只有散文、随笔等作品不能称为文学家,看来不置可否,这次诗人再获诺贝尔文学大奖说明文学的价值不在多在精,不在形式体裁而在思想内涵。

  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旨在奖励在文学领域中创作出具理想倾向之最佳作品者。这次路易丝.格丽克获奖理由为一一"她充满诗意的声音,朴素的美使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格丽克在美国是桂冠诗人,曾获普利策奖、国家图书奖、全国书评界奖等,在中国我是第一次听到,格丽克的诗作大多是关于死、生、爱、性、而死亡居于核心,她从神话和古典图案中汲取灵感,将个人体验转化为诗歌艺术,诗歌极具私人性,却又备受公众喜爱。比如如下这首代表作《野鸢尾》。

    路易丝·格吕克/野鸢尾(诗歌)

在我苦难的尽头

有一扇门。

听我说:你称之死亡

我记得。

头顶上,噪音,松枝变幻。

然后空无。微弱的阳光

闪过干涸的地面。

这是可怕的,生存

当知觉

被埋在黑暗的土里。

然后结束了:那些你害怕的,成为

一个灵魂和不能

说话,骤然结束,坚硬的土地

略微弯曲。我喻为鸟的事物

俯冲进低矮的灌木丛。

那个不记得

从另一世界到来的经过的你

我告诉你我又能说话了:从遗忘中

返回的一切回来

发现一个声音:

自我生命的中心涌出

一股巨大的喷泉,深蓝的

影子投在蔚蓝色的海面。

有点朦胧诗的感觉,很象顾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晴,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诗的文字意向往往表达的是人性中深邃模糊的探索,更多的是用直觉通感去理解,如果与作者所写有某种共鸣默契,也就得到了诗性的引领,心灵的启迪。

  另一位美国获奖诗人鲍勃.迪伦的代表作

《blowing in the wind》这首歌的歌词于2016年10月13日作为鲍勃·1653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作品。

《答案在风中飘扬》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男人要走过多少路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男人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片大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在沙丘安眠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炮弹要多少次掠过天空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被永远禁止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一座山要伫立多少年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才能被冲刷入海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一些人要存在多少年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才能获得自由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一个人要多少回转过头去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才能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一个人要仰望多少次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才能望见天空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一个人要有多少只耳朵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才能听见人们的哭喊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要牺牲多少条生命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才能知道太多的人已经死去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啊 我的朋友 在风中飘扬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它在这风中飘扬

这首歌里人们可以读到理想主义的无奈与奋争,反对战争呼唤和平等人类共同祈盼,这是对人类命运的悲悯与关切。

  我们中国曾经是诗歌的大国,文化文学的大国,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从家国情怀到个人悲欢缠绵,诗歌里无不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李白、杜甫如果生当今,拿个"诺奖"十分正常。八九十年代,中国现代诗歌也出现过繁盛时代,写诗的文学青年多如牛毛,笔者也是其一,出名的诗人有北岛、顾城、海子、舒婷、食指、杨炼还有汪国真等,写诗是当时青年时髦的业余爱好和有文化的象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手机等电子产品普及,泛娱乐化的文艺,诗歌渐渐淡出主流成为小众,我也很少读诗歌了,只是青年时延续的阅读习惯偶尔读了下这两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诗歌,让心灵摆脱名利束缚在黑夜里仰望了会星空,不管现实如何残酷,世界如何变幻莫测,人类不能没有理想主义。

中国诺奖得主莫言的作品《丰臀肥乳》在九十年代的书摊上见过,以为是黄色小说没有读过,到是后期作品《蛙》在收获杂志上阅读过,写作手法与视野的确有获世界大奖的资格。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强大的情况下,社会生活也呈现丰富多彩,文学可以表达的内容应该很多,生活远远超出想象,可是笔者觉得还是有点遗憾的,特别是反映个体生活的真实的向上的作品并不多见,文艺上的创新虽然看似无用,但就象以色列作家尤瓦尔所说:人类与动物的根本曲别在于人类会讲故事。

    用诗与文学讲述大时代下的中国故事,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走进中国读者,这可能是全球化语境下一种必然的向往。

 

 

   

相关文章

  • 诗人的诺奖

    2020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女诗人路易丝.格丽克,这是继鲍勃.迪伦之后,时隔4年诺贝尔文学奖再次颁给了一...

  • 诗人的眼睛一一与诺奖诗人对视

    他看着你 不对,是盯着你看 一道闪电直击你的灵魂 或者他的双目装进宇宙,星空浩渺或虚空深广 一切都是夜色,夜色是一...

  • 时间会证明一切

    近期诺奖尘埃落定,村上春树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中心。 遗憾的是今年的诺奖获得者仍然不是他,而是美国诗人格丽克。 粉丝...

  • 波兰诺奖女诗人的情诗

    多年前看过台湾绘本人几米用画和寥寥几句文字,讲的是一段有关相遇与错过的静默爱情。而根据其漫画改编的电影《向左走向右...

  • 不解释,不讨好,不勉强,这才是成年人最高级的活法

    前段时间诺奖尘埃落定,村上春树再次成为大家热议的中心。 遗憾的是今年的诺奖获得者仍然不是他,而是美国诗人格丽克。 ...

  • 重温经典:诺奖诗人论诗

    26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诗人论诗 01 在我们这些冷酷的土地上当一名作家是很苦的事,也许在世界各地都是这样吧。特别是...

  • 历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名单,今年诺奖深陷性丑闻事件将停发

    历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名单,今年诺奖深陷性丑闻事件将停发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主...

  • 《诺奖》

    《诺奖》 每年的诺奖得主 我都不认识 陪跑的 只认识村上春树 人家成名了 才知道有这样的人 再想想 别人问我 你最...

  • 不想拿诺奖的歌手不是好诗人

    1895年11月27日,瑞典人诺贝尔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瑞典克朗设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为奖金,授...

  • 诺奖诗人沃尔科特走了

    沃尔科特是谁呢?他是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今日英语文学中最好的诗人一布鲁茨基。他的诗被称为既有高超的技艺,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人的诺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dc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