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见领导时的紧张感?大约许多身处职场的人都有此焦虑,虽然我还没正式在职场上打拼,但是我大概也能理解。简单粗暴地来说,这感觉不就跟我每次见导师的时候的心情极其相似吗?
然而,往下读完攻略之后,我发现老师讲述的“深呼吸法”啦,“正确评价自己的工作”啦,“多理解上级”啦,“理解后发优势”啦,以上方法我都陆陆续续试过。但是很不幸,没有一个能够让我克服紧张感,并且直到现在我也没能做到跟上级“共舞”,我做到的是——变得不那么紧张。
克服紧张和变成在上级面前easy的的人,以及变得不那么紧张,这是三种程度不同的概念。紧张本身不是件坏事,过度紧张才会坏事。严格来说,适度紧张还可能让人精神更加集中,办事效率变得更高。既然如此,谈克服就就有些过头了。
我这么理解的理由在于,克服自己心理上的压力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在一开始就在内心中种下了要“对抗紧张”的种子,那么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生活中不断地强调这种观念,以至于彻底忽略适度紧张的好处。
如果最终克服了紧张感,那么很恭喜你达成了自己的预定目标,但是与此同时,也许你即将面临着矫枉过正的窘境,也许会过分地easy,从而丢掉自己办事的分寸感。如果最终都没能克服紧张感,那么我很同情你,因为你将很有可能面临来自“紧张”本身,以及“无论如何自己也克服不了紧张”的认知的双重压力。
可是,回过头想想,我们为什么非要克服紧张感呢?见人紧张又不是一种病,我们为什么老带着一种要“根治”的态度去对待这种紧张感呢?
也许,我们要的根本就不是克服。我们要的可能只不过是,“不受过度紧张感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学校我们看到有同学能跟老师处得极其自在,在公司我们也许会看到同事能跟上级谈笑风生,我们会想“如果我能像他们那样那就太好了”,于是潜意识中我们把自己对待“紧张感”的态度变成了彻底对抗,把能成为上级身边的“共舞者”摆在了比“觐见者”更高的位置。
但是,一个人能想得很好但是却怎么也达不到自己预设的期许时,恰恰是最痛苦的时候。当能力和毅力也许只能让我们做到不那么紧张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稍稍给自己一点宽容,为什么不能接受自己根本克服不了紧张感的事实,为什么不接纳“也许自己其实更具有成为进谏者的天赋"?
见人紧张压根就算不上是个病呐,克服不了也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也许对我们来说做到“不那么紧张”本身就已足够了呢?如果真要坚持克服紧张感,那么请别把自己逼上了“矫枉过正”的路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