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看完《高考》《56up》的我,带着短暂延续的思维模式,顺便看了下这个高分纪录片,真是深有感触。
在中国,每年有千百万的学生通过高考或改变命运顺流而上,或一蹶不振陷入命运的泥沼中去了。
远在日本为女儿挣学费的丁尚彪和远在深山为女儿挣学费的任何一个父亲又有何区别呢?
只是,丁尚彪明白,他要改变的不只是自己的女儿这一代,而是由女儿延续下去的一脉又一脉,整个家族的命运通过他的努力,15年的孤独守候,将被彻彻底底地改写。
所以,丁晽去了美国,刘洋洋(《高考》中人物)去了省重点。
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成功与否,与个人的家境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财富的多少决定了你将在哪个角度看世界。有钱人的孩子被送出国,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
丁尚彪意识到这点的时候已是35岁,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毅然决然欠债赴日留学。
可惜命运实实在在跟他开了个玩笑,当年他坐在去日本的飞机上恐怕想都想不到等待他的竟是十几年的黑工生活。白天在餐馆打十几小时的工,十年,从未间断。没有身份证,不敢做其他工作,甚至连机场都不敢去,怕被查出来遣返。一遣返,还怎么供女儿上学?
接着他认了,自己没有希望,改变命运的接力棒就交到女儿的手里。
自学,隐忍,努力。日复一日。憋着口气。
希望在大洋彼岸另一端,希望笼罩着他的生活。
十几年的坚持,供了美国大学医学博士出来,以后女儿的孩子在美国上学,孩子的孩子在外国上学,接受精英教育的传统便沿袭下去。

至此心结终解。
当年那个在黑夜中公路上拼了命逃跑的丁尚彪,终于也是跑出了那个弹丸之地,跑出了包裹自己的重重浓雾,迎来了曙光。
他就是中国的阿甘,他在坚持不懈的奔跑时,他也绝非只是改变了家族的命运,他将一种精神,一个丁晽能不断描述给下一代的故事,一种只有他们家人才能懂得的在面对任何艰难困苦前的态度,将这种只可意会的精神力量,永远的传下去了。
在中国的四方土地上,还有人忠于教育,诚于知识,并不惜牺牲自己的十五年来成就下一代。这就足够令人热泪盈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