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感悟人生
只想输出的人多了一副耳朵

只想输出的人多了一副耳朵

作者: 阿猫说球 | 来源:发表于2016-06-25 22:17 被阅读4次

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的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大多数人总数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海明威

                                             1、说的过多只能证明你太自大

这周二面试了一个文案,女的,说实话,我觉得是她在面试我,而不是我面她。

因为从头至尾都是她在说,然后不断的抢话,逐渐强势到我竟哑口无言。。。我自己都觉得丢人。

从一开始告诉我她个人对文案的理解,然后介绍自己之前的公司,到开始分析我们产品的用户群体和如何进行推广,再来各种否定产品的外包装,到最后了解自己能在这里发展的方向。这一连串下来给我的感觉真的太自我了。

更不要提面部表情,完全霸道总裁好吧,尤其是一张傲娇的大脸盘子,好好看人不行,非要仰着脸拿鼻孔对着我。

其实对我来说,不管面试者的能力如何,我首先都会看一个人的态度,因为毕竟态度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接下来双方沟通的心态。

如果一开始就摆着一副唯我独尊的面孔,我想谁坐在对面都不爽,还好我情商比较高(不要脸ing...)一直把情绪拿捏的很好。

所以只有无知的人才会自大。

                                        2、不爱倾听的人是感觉自我良好的人

放眼几年前,我也是一个特别爱输出的人,其实回想起来觉得当时和我谈话的人一定非常讨厌我吧,谢谢你们没有当面表露出来。

为什么不爱倾听?还不是觉得对方说的话都是废话,或者说的东西我早就知道。

年轻气盛时,总是认为自己的观点很牛逼,其他人都很Low逼。可经过这么多年社会的打磨,吃了那么多亏,吃到都想吐了,才明白一些刻苦铭心的道理。慢慢的说的少了,听得多了,做的更多了。

就像我现在做的运营总监,可能三两句话都说不清楚运营到底是个什么鬼职位,更多是实践出来的。可我确实明白从品牌的定位开始,到营销策划,再到推广的渠道,最后的转化,以及留存二次转化等等这些东西,都是任何电商运营者该具备的基本能力,除了美工我不会,基本都可以随时替补上场。

然后我每天还是坚持去学习,因为能明显感觉到懂的越多越谦虚,以前不爱听别人的经验和模式,现在不管你说什么,我都先选择倾听,如果不是我想要的我也不会轻易去打断,因为我知道思维这种东西有时可能只是一句话而已就可以为我带来抛砖引玉的效果,而不会功利到无用的就拒绝的地步。

                                           3、强输出的人更加缺乏安全感

现在的朋友圈质量越来越低了,微信不像微博,内容的质量没有那么重要。可朋友圈里已经有人开始刷存在感了,就是没什么事,只是想发个朋友圈而已。

而强输出的人内心是缺乏安全感的,尤其你看到外表强势的那种人,更是外强中干,他们更加需要存在感,更希望多被周围认可。最好众星捧月一样,每个人睁大了眼睛认真的看着他不断的讲,仿佛在说:来呀,快来呀,快给我洗脑呀。

不过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当喜欢强输出的人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特效时,“为什么不让我说话?为什么不让我表达自己的观点?”你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他们的情绪开始出现不稳定。面部表情从五官一起动变成只剩下勉强的微笑,肢体语言也变成拒绝的方式,(身体从前倾变成了双手抱胸躺着)这只是因为不让他们说而已。

                                                  4、吃什么药会好?

以我个人的经验,一般这种人需要一个能力完全可以秒杀他的人,让他完全没有还手的余地,彻底心服口服,而且是以德服人。不光是嘴巴上和逻辑上的完胜,更是情商和道德上彻底碾压。

就像电影功夫里最后的画面,火云邪神问道:你这是什么功夫?星爷答:你想学吗?想学我可以教你啊”。这就是一种让你内心感觉到原来和对方不在一个层次的感受。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像我这种,完全是曾经被市场虐到体无完肤的境界,才知道以前是多么的幼稚,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不要去轻易拒绝别人说出来的东西。先听别人都在说什么,强势的人永远都会先露出破绽,只有善于倾听和观察的人才会有胜算。

当然,这种经历我也不希望是每个人遇到的,我更希望是有个人可以碾压我一回,其实是可以少走很多弯路的。

结语:

自信和自负有时就差一步,不过自信也不一定非要过多的语言来表达。

就像常说的气场,看不到、摸不着,只能感受。

过度输出的人有时会明显发力过猛,也就是想要彻底让你明白他的意思,如果你还不明白就暗示是你智商的问题,而不是他表达的有问题。

人总是在吃苦后才会明白一些道理,这是阅历也是一种成长。尤其是当下这么浮躁的社会,每个人都想着急去发声,去表达,去输出,而忘记了倾听,忘记了耳朵的作用。因为只有听进去才会有大脑的思考,才会明白对方的目的和想法,当你明白以后再说时你会发现原来沟通没有那么费劲,毕竟同一个频道说话时才是可以进行连接的。

如果你觉得你输出过来了,那就让嘴巴停下来休息下,让耳朵开始干活。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牛人,每个人的生活都会被周围所左右,所以就不要太在意自己一直想表达的欲望,少说起码心不会太乱。

相关文章

  • 只想输出的人多了一副耳朵

    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的越多,彼此的距离却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

  • 耳朵多了些包容

    因为爸爸妈妈喜欢吃饺子,所以我们家有了饺子文化。这是上个礼拜六一个人包饺子那会儿的后知后觉。 知道的越少,就会越认...

  • 他不是你

    我在月色中,追隨一個身影,Ta的身段 頭型 耳朵上一副隱約的鏡架,從後背認起來,真的很像你;此時,散步的人漸漸多了...

  • 独立日记Day24:钓鱼执法

    “不知道Letty从哪里学的怪招数,咬我耳朵!怪疼的!她想因此让我放弃咬手,只想告诉她,她想多了!” ...

  • ArcGIS添加工具

    在规划类工程项目中,经常要输出县级或者各个乡镇的各种规划图。以前的做法是一副一副打开后单个输出,费时费力,而且输出...

  • 高高低低

    “低端的人”都偏爱输入,而“高端的人”更偏爱输出,因为输出比输入要累很多,它多了一个反刍,咀嚼和表达的过程。~摘至...

  • 2018-04-10

    我只想找一个输出的地方

  • 在简书写作,让我重新思考写作

    起初来简书写文章,有些随意,有些散漫,只想定期清理一下大脑随时跳出来的想法,因为,想的东西多了,没有输出的话,感觉...

  • 【告别巴别塔】英语的真相

    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没有吸收和加工,就没有高质量输出。听读是输入,说写是输出。耳朵和眼睛是输入器官,嘴巴辅助输出...

  • 薪媒体还是心媒体?

    当心变大时,我们就多了一对眼睛、一双手、一副耳朵,眼望不到的景物,心能够感受到;手够不到的东西,心中可以触摸到;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想输出的人多了一副耳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fpadttx.html